我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父母都不大待见当时喜欢的流行歌曲,对他来说,这些音乐听起来就像是“吵闹的噪音”,而且,他们坚持说自己喜欢的音乐才是“音乐”。 这种态度贯穿很难改变。他们就是不喜欢今天的音乐,依旧以秦腔/评弹做伴。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不喜欢流行音乐呢? 我们知道,音乐品味最早形成于13~14岁之间。当我们20出头的时候,我们的爱好基本已经锁定,60后的邓丽君罗大佑、70后的四大天......................详细>>
<p style="margin: 0px 0px 1em; padding: 0px; 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32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Lantinghei SC",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详细>>
持续的恶心和呕吐也可能是心理冲突的症状。心理性呕吐我们的情绪寻求逃避的阀门,并且通过我们的身体表达内在的心理问题。心理性呕吐很多心理障碍都会导致心理性呕吐(Psychogenic Vomiting),例如,焦虑、情绪痛苦、压力和持续的担忧。心理性呕吐对于医学界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因为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可能会持续的不停呕吐,最终导致严重脱水。这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胃肠病学家等几位......................详细>>
一、 准备一本笔记本和笔,放在床头 听来似乎愚蠢,不过这真的很重要;有人是建议最好选一本较特殊的,专门用来记录梦的本子放在床头,也有人甚至建议摆台迷你录音机在枕头边。这些准备,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在刚醒来的时候就能记下你的梦。 二、 睡前自我催眠 睡前你可以做一点类似自我催眠的工作,比如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记得今天晚上的梦,怀着这样的信念去睡觉,醒来后会比较容易回忆起你的梦境。......................详细>>
在进行脑力劳动时,您会同时听音乐么?音乐会妨碍/促进您的工作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复杂。读者可能听说过“莫扎特效应”,即,听了古典音乐后,智商就会有暂时的提高。不过,90年代第一次提到了莫扎特效应的那项研究是说:听音乐可以促进空间推理,而不是广义的普通智商。 时至今日,这项研究还没有被重复实验证实过,已有的研究只是证明了很微弱的莫扎特效应,并且,也可以将莫扎特效应解释为音乐对情绪的简单影响,......................详细>>
《依恋》作者:Susan Goldbergmints 编译 Susan Goldberg博士是依恋领域国际公认的研究专家。她的漫长职业生涯一直在儿童医院给病童看病,她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书籍。2005年,她获得了著名的鲍比-安斯沃思奖,该奖由纽约联合会授予,奖励在推广鲍比-安斯沃思传统依恋理论的精神健康思想中的杰出贡献者。她在推进依恋研究和儿童的健康领域中誉满天下,是深受同事和学生爱戴的慷......................详细>>
近期发表在《大众传播与社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观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那些感人、辛酸的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且会激励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喜欢即快乐又悲伤的电影,以及为什么喜欢有些消沉的电影。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回忆起像《肖申克的救赎》这些意味深长的电影时,就会唤起许多积极的反应,例如,更能够接受人类的处境,理解生活中的问题。不过当被试想......................详细>>
唯有学习才能提高智慧,唯有体验才能增加生命的深度! 1.《当下的力量》 作者:(德)托利 著,曹植译 《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详细>>
心理剧(psychodrama):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Moreno)1921年提出的,心理剧能帮助参与者,通过音乐、绘画、游戏等活动热身,进而在演出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的疗法。四年......................详细>>
很多人都认为内疚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内疚并不好受,也是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的一个关键特征。当人们对自己遭受的创伤(如虐待)感到内疚时,他们就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然而,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内疚情绪可能有好的一面。 通常被认为内疚源于(在道德上或社会上)做了错事,并因此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信念。有研究发现,人们会做出有利于社会的,无私的选择,以避免感受到这种感觉。《情绪》杂志的一篇新论文指出了内疚的另一......................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