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学习才能提高智慧,唯有体验才能增加生命的深度! 1.《当下的力量》 作者:(德)托利 著,曹植译 《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详细>>
或许当我们感觉到柔软的甜和暖时,穿在身上的盔甲们也会被融化了吧。 —悦美 柔软对于以前的我好像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觉得这个词有些矫情。最近这个词时常出现在脑海中,便多了一个好奇,没有被我立马被踢到脑外。 现在想到柔软这个词,会有种棉花糖......................详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 所以说,最不会说谎的还算是身体。而日常可见的敲门声中,就蕴含着许多秘密。 “人动作的轻重缓急与内心力量的强弱和控制息息相关,敲门的强度、节奏、时间等,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此时的情绪和期望等。”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博士严霄霏说。排除目的急切程度的影响,她把敲门声分为三方......................详细>>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第一次将“梦”带进了人们的视野,自此之后,关于梦的话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由此产生了很多关于梦的理论和假设: (1)梦是为了巩固记忆; (2)梦用来调节情绪; (3)梦是有选择的遗忘; (4)梦是对现实世界问题的准备; (5)做梦通过改进生成模型有利于预测处理; (6)做梦会让我们的头脑对未知的可能性敞开。 2021年5月14日,来自塔夫茨大......................详细>>
白天,人不多。除了几个蹒跚学步的娃娃,就是下棋的老头。偶尔窜出几只宠物,也不知道主人是谁。如果你第一次来,有可能会想,这小区是不是空的呢?这是平常的一天,天气不冷不热。做完一天的咨询,我准备回家。刚到楼下,就听到不远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倒影着夕阳,一群鲜艳的妇女,在熟悉的音乐声中,摇摆起舞。慢慢走近后,看到大约有20来个。她们排成几排,还有些许整齐。方阵的偏前面,是一个半人高的音响。站在最中间的......................详细>>
科学家发现,听音乐60分钟左右,音量控制在70分贝以下,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例如:——Psy525.cn食欲不佳时,听《花好月圆》、《欢乐舞曲》。疲劳时,听《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心理感到空虚时,听《春风得意》、《江南好》。心绪不定时,听《塞上曲》、《春江花月夜色》、《平沙落雁》、肖邦的《圆舞曲》。精神不振时,听《解放军进行曲》、《娱乐平生》、《狂欢》、《金蛇狂舞》。忧郁时,听......................详细>>
音乐有着无比神奇的康复功能。此外,还有相当多的研究显示,音乐对人的躯体化症状也存在有益的功效。医学专家发现,音乐所能治疗的疾病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创伤,弹奏和收听音乐都会提升你的健康状况。 一、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感 研究者发现,当癌症患者收听音乐或是接受音乐理疗师的治疗时,他们的焦虑感会明显减轻。英国考柯兰国际循证医学协作组织通过对1891名癌症病人的回顾分析后发现:只要病......................详细>>
弗洛伊德认为,人存在潜意识,当潜意识释放出足够强大的能量之时,个体自身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情绪变化,以及情感状态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酵”。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内心极度压抑是否是心理产生压力… 弗洛伊德的释梦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梦和人们的关系非常紧密,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通过对梦的透视,可以看到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不能做到有效解读梦中场景的来源,就不可能了解梦的产生以及梦境背后的......................详细>>
【案例一】: 我结婚一年了,我丈夫常常因为工作出差,大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家。有一天,当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听到隔壁的屋子有急促的喘息声,这让我的下-体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躁动,我下意识地从床上起来,走到隔壁屋子的门口,透过门间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那对刚结婚的夫妻在赤身裸-体地缠绵,我就一直站在那看,直到他们停下来静静地躺在床上。 每天晚上,我就特别期待听到他们的喘息声,然后偷看......................详细>>
虽然你我都不是心理学大师,但掌握一些技巧,同样可以把别人心事看得七七八八。 1、边说边笑: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2、掰手指节: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