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对所有中国的学生家长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75%的考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专家指出所以说考生在中高考前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面对压力,我们的考生该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合理的应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考试呢?学生如何调节“考前焦虑”自我暗示法:假如你是一位正处于“考试焦虑”的考生,你恰恰听说你的同学通过自我保健,考试焦虑情绪很快消失,你就会想,我也一定......................详细>>
随着天气变热,中、高考又来了。一些考生又将经历考试焦虑的折磨。如何识别和应对焦虑是焦虑考生无助的事。此文献给大家参考一、考试焦虑症状考试焦虑症的主要表现:1、患者在考前或者考试的前几天,会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过度的担心考不好进而会出现睡眠差,表现夜间睡不着。2、在考试当天也会出现极度的紧张、焦虑,表现心跳加快、心慌气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患儿主要表现不自主的......................详细>>
还有一周就要高考了,在这个时刻,有些孩子的心态已经平衡,觉得没有问题了,反正我都复习得差不多了,考就可以了,可是还有很多孩子内心是非常紧张的,即便是那些复习还不错的孩子,这个时候也不轻松,孩子突然出现情绪变差,易怒,或者坐立不安,头脑发蒙等情况,其实这都是因为长时间高压力复习,身体产生的超负荷状态。那么这最后一周重点做什么可以让自己可以更加轻松的面对高考呢?我下面从学习方法和心理建设两方面分5点来......................详细>>
高考成绩及湖南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需要提醒家长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这段时间,学生容易走入心理负性情绪,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一定要及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疏理、调节,防患于未然。成绩理想者不忘任重道远如愿以偿、成绩理想的学生不能就此认为自己不可一世,高考不过是人生路途上的一个驿站,稍事休息后,又该踏上新的征程。欣喜之余,冷静分析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在暑假期间做好规划,或......................详细>>
多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无论结果如何,请心平气和地看待那串数字。如果孩子考得好,请抱抱他。毕竟他稚嫩的肩膀,也扛过了十多年的日落月升。他们得到的每一分,都浸润着汗水,见证过他们起早贪黑全力以赴的拼搏。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更要抱抱他。因为他的压力并没有比谁更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他已经独自哭过。无论结果如何,请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名刚高考完的学生说自己考试考砸了......................详细>>
我孩子自从上初中后,除了学校硬性规定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外,他身上的穿着全是名牌,鞋子非要阿迪达斯不可,平常休闲衣服是耐克,连皮带都要选鳄鱼的。 去年刚买的手机,现在就吵着要换一款3000元的新手机,说什么落伍了,那手机当时卖1000多元啊! 平时每星期都固定给他零花钱,自从他升上初中后,每星期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有时达到150元。但是最近他老是说钱不够用,要求每星期再多点零花钱。我们问他那些......................详细>>
你永远无法摆脱上瘾,我也是。 看起来似乎很悲观,然而这是由我们人类本性决定的,经历了无数次“上瘾-决心戒瘾-戒瘾-放弃戒瘾-上瘾”的往复循环之后,你我就会发现事实正是如此。 正如肌肉需要通过不间断的锻炼来保持一样,学会与上瘾相处是我们一生的课题,要做好修炼一生的准备。
中高考对所有中国的学生家长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75%的考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专家指出所以说考生在中高考前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面对压力,我们的考生及家长该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应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考试呢? 01 学生如何调节”考前焦虑“ 自我暗示法 操作难度 ★★ 实施效果 ★★★★★ 流行指数 ★ 普通人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常......................详细>>
很多时候,当我们提起外向型性格时,背后的潜台词一般是健谈,聪慧,有趣,更倾向于褒义。而当我们提起内向型性格时,背后的潜台词一般是孤僻,敏感,腼腆,更倾向于贬义。 01 苏珊·凯恩曾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列举过一个例子。 一位黑人妇女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司机要求给一个白种人让座,而这位黑人妇女的回答简洁却有力,她说:“不。” 司机便恐吓要将她抓起来,而她依然处变不惊:“随你。......................详细>>
家长要把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目标装在心里,因为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是随时随地都有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经常为孩子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做事、自己动脑筋想问题。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独立性是怎么培养的,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他有这种独立愿望,家长就......................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