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李华锡 进入暑期,很多网友刷短视频时,突然发现一堆所谓“老师”,都在苦口婆心地告诉家长“暑假有多可怕”“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拉开差距”“这就是残酷现实”,接着便开始卖书、卖课。 “制造焦虑的炒作!”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到这些视频时的第一感受。作为教育学者,他担心,家长们看完这些视频会加重教育焦虑,被卖书卖课的账号骗了钱,“最担心的还是这些短视频制造的焦虑,会......................详细>>
<p style="margin: 0px 0px 1em; padding: 0px; word-break: break-word;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Lantinghei SC",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详细>>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说:“你是好的。”越是重要的人告诉你“你是好的”,影响力就越大,特别是在我们的自我还比较弱小的时候。 假设我们把来自外界的反馈都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会对人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面镜子叫作“权威”。 当一面权威的镜子对一个自我比较弱小的人说:“你是坏的,你是差劲儿的,你是糟糕的。”这个破坏力尤其巨大。 而对于孩子来说,最原始也是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详细>>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别离。 01 爱不等于控制,放手不等于不管 中国的父母大概是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阶段,父母 没有不操心的。 但这种事无巨细的操心,面面俱到的关心真的对孩子好吗?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其 实,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可能会变成一种害。 爱孩子不是爱控制孩子。《圣经》里说:“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 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详细>>
你大部分时间都在担心或关注什么? 我的猜测是,你担心生活带来的未来和不确定性——我们几乎无法控制的事情。 对我来说,我曾经被对人生里程碑的担忧和其他人对我的看法所吞噬。我会沉迷于我的思想,思考所有我可能避免或以某种方式改变和操纵的“假设”和最坏情况。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很有帮助,因为我担心的事情要么是几乎总是无法预测或计划,要么我无法直接影响的事情 - 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我们以恐惧为基础的社......................详细>>
曾经看过一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节目,其间的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他争强好胜,初中毕业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高中,高中时参加奥数比赛,指望着靠得奖的保送名额进名牌大学。他玩命地学数学,但奥数比赛失败,高考也因为严重偏科而落榜。于是他疯了,变成一个狂人,最后被关进笼子。这个故事令人心酸。 她同样争强好胜,初一时第一次考试考了年级第一,于是她就总想着这一点,天天担心考不到第一怎么办。班主任多次......................详细>>
各位爸爸妈妈,需要了解孩子们在不同的阶段的心理需求,科学地培养情感、塑造性格、提升智力、养成习惯……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与之相比,爱的方式更为重要。陪伴、教练、尊重,是爱孩子的三个阶段:而爸妈们在不同的阶段爱孩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01 0-6岁,爱等于陪伴 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详细>>
又是一年高考日,大街上熙熙攘攘的送考的家长大军,网络里不断猜测各地的作文题目是什么,高考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说高考是命运的转折点,貌似紫禁之巅的决战,胜败在此一举。 有人说高考是十年寒窗的检验,貌似考不好这么多年就白学了。 所以也造就了如今这种庄重。 在我看来,高考更像一场成人礼,大多数人参加高考的年龄是18岁,18岁意味着从未成年人步入成年人,在国外很多人都会在18岁生日那年有一场成人礼......................详细>>
想成为一位育儿大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自己功力尚浅,也不用沮丧!因为!还有前人总结的经验可以借鉴嘛!今天这篇文章,为你总结了十条育儿的科学准则,看看怎么从普通爸妈逆袭成为优秀爸妈! 1、鼓励孩子独立 普通爸妈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完成任何事情。 聪明爸妈更懂得教孩子相信自己能独立完成任何事。 2、让孩子多尝试 普通爸妈事无巨细为孩子操心,哪怕是简单的穿衣也想帮孩子做了。 聪明......................详细>>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 法国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一起,给父母们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01 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