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带来的言语伤害,在无数人的心底留下了创伤,成为难以言说的痛。然而,很多父母对此却一无所知,依旧把其视作理所应当。今天作者想说说语言暴力的事情,最近接了太多这样的个案。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看到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孩子,温柔以待。最近,有个“新型家庭暴力”的话题,看得人潸然泪下。有人还是孩童,因长期被父母训斥责骂,早早患上抑郁症,对人生失去希望。有人刚刚成年,为了逃离父母的蔑视嘲讽,义无反顾报考到千里之......................详细>>
当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凌,向父母求助时,你是否告诉过孩子“别招惹TA,别跟TA一般见识”?又或者认为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其实,欺凌的发生要比我们想象的频繁、普遍得多。根据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小学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在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同时,该报告还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及网络欺凌行为,高达......................详细>>
在幼儿园,总有一些孩子比较胆怯,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愿抛头露面,不愿与同伴交往,在竞争性的活动中也表现的畏畏缩缩,在集体活动中充当“听众”、“观众”角色。宝宝胆怯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一、 交往欲受抑制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并由此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交往活动非常重要。二、 自主性发展受阻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8个月到3......................详细>>
《人民日报》曾发文《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文章提到:外国有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国内研究机构对全国两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比不做家务,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所以,做家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幸福人生意义重大。可是,许多父母在让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孩子三......................详细>>
当孩子降生到每一个家庭的时候,每一位父母都是无比珍贵的,而孩子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周遭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孩子期待父母的爱、关心和倾听。01一个孩子真实的内心感受我12岁的儿子写了一段话,为了尊重他的知识产权,我为下面这一小段话支付了100元。他说:当我被倾听的时候,我感觉被尊重,有人能够理解我内心的感受,我有存在感。当我不被倾听的时候,感觉很烦躁,我很困惑别人为什么不听我讲话。我开......................详细>>
“冷暴力”已成为危害现代家庭的重要“杀手”:而这种消极应对方式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便说话,也经常是嘲笑,语言折磨。因为和新婚妻子没有共同语言,丈夫一年不和妻子说话,生下小孩明显弱智。类似的“冷暴力”现象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严重问题。案例:夫妻不说话孩子有点“呆”在火炬开发区一处高档小区居住的张先生是个三十多岁成功的生意人,膝下有两个小孩,4岁的小女孩聪明乖巧,但9岁的小男孩却......................详细>>
物质无限满足,语言暴力,过于依赖,父母失信、撒谎,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父母吵架,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等行为都是毁孩子的教育方式。什么样的父母会毁了孩子?有以下9种做法的父母要注意。01物质无限满足很多家长对自己过于“吝啬”,对孩子过于“大方”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这些学生中,有一半的家庭人均收入没有达到当地人的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情况不错的家庭,则更是“财大气粗......................详细>>
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会遭遇种种“成长的烦恼”,我们家长也在不断接受挑战。 为什么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很大一个原因,是家长并不了解孩子。想要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脾气”。这个“脾气”,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气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这大都是遗传的,没有好坏之分,家长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独特气质,然后根据他的特点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心理学家将孩子的气质主要分为六......................详细>>
Christian Jarrett/BPS 陈明 编译 如果你轻信了报纸上危言耸听的评论,你会担心人类的未来。那些报道说,如今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活跃,并且对技术更上瘾。他们已经失去了静坐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渴望从数字设备和疲惫的父母那里得到持续的刺激。 对于最著名的儿童自我控制的心理测量,Walter Mischel的棉花糖测试而言,他们的这些表现意味着什么呢?那么,如今的孩子们......................详细>>
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 说得短一点,可能是零到六岁,说得长一点,大概要到十二岁。十二岁也不能离开母亲,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成人的年龄是十八岁。这个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由成人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