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3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专题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2023/11/9正视:为什么如今孩子们的抑郁如此高发?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人数大幅度增长,很多人都觉得不解:现在的孩子,拥有着比从前优越得的生活条件,可为什么许多都走向抑郁的道路?经常听见有人说:小孩子懂什么,哪有那么多难过?因为在成人的眼中,孩子是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面对孩子的抑郁,也有很多家长倾向于选择忽视或硬撑。殊不知孩子其实非常敏感,尤其在这个高信息时代,孩子们接收到的、感知到的要比家长想象中多得多。但是孩子年龄小、阅历少,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详细>>

2023/11/8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我”该怎么做?

双相,也称为躁郁症,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其情绪在躁狂症的高潮和抑郁的低潮之间摇摆不定。抑郁时,会出现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而躁狂时,又会表现为冲动易怒、精力充沛、自负自满。1. 你不能急于恢复无法预测身体上的疼痛何时会结束是它令人感到痛苦的一部分原因。但是尽管你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但你要相信你一定会再次好起来的(请让身边的亲人也时刻提醒这一点),并尝试对自己保持耐心。2.当事情很......................详细>>

2023/11/7你的原生家庭,对你有多大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也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里受伤...这些没有疗愈的创伤,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和纠正,就会一直复制给我们的下一代。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当我们学习了一些疗愈的知识之后,就会很容易把问题都归结在“原生家庭”上,认为都是父母的错,都是父母造成的。但是,指责和抱怨,永远无法解决问题。而如今也作为父......................详细>>

2023/11/6别对孩子说“快点”,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过多催促孩子的家长,通常是把自身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在竞争焦虑氛围里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那么父母到底要怎么做才正确呢?01别对孩子说“快点”“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详细>>

2023/11/4孩子要长大,家长必须:放心、放手、放下

什么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矛盾?包办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三个教育者——父母、教师、官员,没有一个不是越位施教的,发生在教育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比比皆是。因为传统的缘故,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无论哪一项活动,都想加上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怕孩子跌着,于是,抱着不放;怕孩子吃饭喝水噎着,于是,给孩子吃嚼食;……。家长因为爱而怕,因为怕而学会了为孩子承担。教育因为人的成长而生,家长都替孩子......................详细>>

2023/11/3聪明父母这样爱孩子:无条件,但有原则!

“如果你不这样做,妈妈就不爱你啰。”也许你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但其实你心里一定不是这样想的。我们时时刻刻都爱着孩子,无论他健不健康、漂不漂亮、听不听话、优不优秀,我们都愿意为他奉上所有的爱。父母的爱,没有条件,但是,我们要有原则。原则一:我爱你,但你的坏习惯,我不能惯欢欢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公主,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但上了幼儿园后,看到了同学的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起来。某......................详细>>

2023/11/2父母和教师应该了解的7大心理学规律

孩子不好教,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积极性怎么办;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家长、教师不妨多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教育心理技巧。下面的心理学规律,很多都是试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试试。01.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详细>>

2023/11/1赵悦玲:单亲家庭就是残缺吗?

本期的主讲人是12355副主任、讲师团讲师赵悦玲。赵悦玲长期从事一线的心理咨询工作,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讲座中穿插了大量鲜活的案例,表述生动。整个讲座过程中,听众自始至终非常安静,结束后,有些听众还不肯走,将自己遇到的棘手问题向赵老师当面请教,赵老师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单亲家庭就是残缺吗?单亲家庭指的是夫妻离异,或一方因意外事故死亡,或未婚先育的母亲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在社会家庭结构中是一类......................详细>>

2023/10/31心理学家的分析:孩子的鞋为何不能超过3双?

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数不过来的玩具、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美食……然而孩子的快乐幸福,会因为选择更多而更快乐吗?-01-不!选择越多,孩子可能越不快乐在某公园里,一个小男孩正在安静地荡秋千,这时他看见旁边的滑梯上没人,哒哒哒地跑过来玩滑梯,再看看对面玩跷跷板的小朋友走开了,小男孩赶紧又抛弃了滑梯,冲向跷跷板……这时另一个小女孩过来玩秋千了,小男孩看到后赶紧从跷跷板上下来......................详细>>

2023/10/30中国式矛盾教育:羞辱小孩,但小孩你不能哭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抱慰另一个人的痛,在中国家庭,常是一个奢望;孩子哭,更像是一种罪过。 01许多中国家庭,哭是一种罪过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夫妻间,都有一种逻辑——你哭,就等于我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们都要求对方不 哭。如对方哭,健康一些的人会焦虑地自责......................详细>>

81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49/82页  10条/页 转到: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