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7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心态职场心态

守不住边界,别人就会入侵。

边界感不清晰,如果我们是行为的接受者,那么我们可能会有愤怒,会有 被情感绑架或着勒索的感觉,如果他人是行为的接受者,则他人会有委屈愤怒的感觉。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就像不断往一个气球里装入气体,终有一天在气球表面的一个薄弱地方爆发,导致破裂。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呢?只要我们意识到生活中某些方面我们的边界感出现了问题,我们现在所要采取的就是积极干预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状态,让自己活的更幸福更快乐,心理负担更小一些。

一、对于总是越界成习惯性的人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为这种情况做出改善。

首先做非回应性辩护。回应有接受的回应和不接受的回应。在以往的模式中,比如,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长期干涉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接受了,我们的界限被侵犯,我们的心理委屈、压抑却无处伸冤;如果那么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不接受的回应,比如解释、辩驳、反抗此类行为,那么也会从对方那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最大的可能是你再一次在父母的压力、愤怒、失望中和自己的愧疚感下屈从,那么我们的界限又被打破。两种方式都会让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再次深陷牢笼。而非回应性辩护却可以慢慢改变这种状况,非回应性辩护,这样会让对方感受态度得不到有效回应,让对方得不到等待的答案,那么对方的行为就会慢慢冷却。这种方式基于这样一个原理,一个行为之所以持续下去,是因为次此行为得到了强化。对方的控制欲望一定是在一定的强化下才能存在下来,无论这种强化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如失去这种强化的机会,就没有来继续下去的可能。所以非回应性辩护是澄清边界感的开始。非回应性的辩护可以这样说:

嗯,我知道了。

嗯,好。

让我想一想。

不好意思呢,我有点不赞同这一点。

这样啊。

很抱歉,让你失望了。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等等

二、有效防止别人越界,我们要做到没有敌意的坚决表明立场,建立自己的防线和边界底线。即:做好你自己的和我自己的,各自安好。

如果别人说的话我们不爱听,做的事情过头,别人的干预让我们心生不快。我们可以说:“能感觉到你想帮助我,真心谢谢你所做的”;“你所说的我可以考虑,但是这事我有自己的想法”;“让我自己来决定”等等。如果他还要继续说,我们就要立马打断他,而且我们要从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我不想接受你的好意,这个时候就是建立我们最好界限的时候,不要碍于情面。有了第一次的开始,就是我们建立自己边界感的开始,同时也可以清晰让别人知道我们的界限在哪里。而不是强迫接受别人的“好意”,使对方总是出于边界模糊的关系中而无所觉悟。良好的关系一定是一个让彼此都表示舒服的距离,既不是拒人千里也不是零距离无所顾及。

三、做到自己不去越界。内省和对别人的尊重是不越界的前提。

内省和观察了解别人的边界感在哪里,尊重别人的边界感,这样我们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才会如暖阳照身如春雨无声润物,会被人用心来接受的。

比如当我想关心别人的时候,首先觉察一下,我给他的关心是自我需要的,还是他需要的?往往有些时候,帮助别人本质上也暗含了自己的某些需要,所以当别人不领情时,我们可以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想要给予的大过了对方的所需,或者至少两者是不匹配的。举个例子本来别人遇到困惑时,想独自静静,我们却不识实务一会倒水一个端茶,一会想跟人聊聊讲一讲大道理。如果我们想证明我们自己是热心肠是正义的,那么我们的关心就是无效的就是侵犯了别人的界限。他人也许会接受,但会有自我领域被打扰的感觉,这其实就构成了侵犯,所以应该觉醒,适时退却。另外即使你真的想关心对方,也要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达到自我需求和对方需求同时满足的地步。俗话说见人要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不要把自己的一片完全赤诚去附体给别人,维护好自己的边界,不要一厢情愿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人伤别人也伤自己的事情。 但是如果生活中有人愿意我们去干涉他的生活,视其为一种享受,也无可厚非,任何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的。

人际间的边界感,在生活中是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验慢慢被意识的,“自己“与“他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要保持好一个有弹性的边界,既承认自己身在关系中,彼此是相互影响的,同时又能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所分化。了解和掌握心理边界,也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在我们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让他人更舒服。我们想让别人如何对待我们,那么我们就如何对待别人。苏珊特沃德说过,自我边界不等于自私自利。《所谓人际高手 就是让人舒服》一书所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自我和他人永远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