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9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豆瓣《别人家的孩子》|东方家庭的失败,从这里开始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好孩子是如何堕入深渊的”。


11年前,在加拿大,曾经发生过一个“好孩子”犯罪的故事。


加拿大记者杰里米·格里马尔迪在《别人家的孩子》中,记录了这个真实的家庭悲剧。


这个亚裔孩子的家庭氛围,一如今天国内的许多家庭。


充满压抑和紧张。


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再次唤起我们的思考:


培养一个门门全优的孩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24岁女孩,雇凶杀害父母


2010年11月9日,加拿大万锦市警察局的审问间里,一位24岁的越南裔姑娘詹妮弗·潘,正在紧张地等待着警察的到来。


据她描述,就在前一晚,三个持枪男子闯入了詹妮弗位于郊区的家,他们命令熟睡中的詹妮弗父母,下楼到客厅去。随后,一名歹徒把詹妮弗关在了二楼卧室中。


几个人先是在房间内寻找现金,大约一共4000加元。


然后把詹妮弗的父母带到地下室枪毙。


母亲何碧霞当场被杀。


但父亲潘汉辉侥幸只是昏迷,歹徒离开后,他恢复了知觉,跑出房子求救。


被绑在二楼卧室的詹妮弗幸免于难。后来她与父亲一同被送进医院,而父亲则又陷入了昏迷。


紧接着,詹妮弗和加拿大警方进行了第一次交流。


此时她的身份还是受害人、幸存者和重要目击证人。


一切都很正常,詹妮弗向警察描述了受到袭击的整个过程。


但很快,收录证词的警察发现了她不合常理的地方:


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母亲死亡、父亲病危的女儿来说,她的举止过于沉着了。


接着,警察发现了更多疑点:


房子的大门没有被暴力破坏的痕迹,说明歹徒进入时门没有上锁,或者有人给他们开门。


同时,歹徒在逃窜前杀潘汉辉夫妇灭口,却没有杀绑在二楼的詹妮弗,这不符合穷凶极恶的歹徒的行为逻辑。


于是,在案发后的第二天,24岁的詹妮弗已经从受害人变成了这起凶案的首要嫌犯


这时,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詹妮弗的父亲苏醒了。他给警方提供了一个版本完全不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其中一个细节是:


在歹徒施行抢劫时,詹妮弗在家里自由地走来走去,没有丝毫慌张,她看歹徒的眼神就像是他们早已认识。


很快,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和警方的强大攻势下,詹妮弗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她承认了,是自己雇凶企图杀害父母。


“轮子上的仓鼠”,

24年父母密不透风的管控


詹妮弗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汽车配件厂的工人。通过几十年的工作,他们在多伦多北部的万锦市买下了一栋房子,在异国扎下了根。


父母认为:


自己依靠劳动已经为孩子打下了基础,那么孩子就应该加倍努力,成为西方精英。


可以说,詹妮弗生命的24年,每一天都受到父母严密不透风的管控。


在小学时,她每天都要练习滑冰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写作业。


父亲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为的是监视她所有课外活动。禁止谈恋爱,禁止party,禁止在朋友家玩,要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做“有用”的事。


比较了解她处境的同学评论:


对于詹妮弗的父母来说,女儿就是一座奖杯,是他们在亲朋好友间炫耀的资本。


而詹妮弗本人,则像是“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在忙于满足父母的各种指令和期待。


这样的压力让她很早就出现了精神问题的倾向:


她的手臂上,一条条自残的刀痕可以追溯到十几岁的时候。


高中之前,她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滑冰、弹琴都出色,但自从上了高中,她不得不把重心都放在学业上,但即便如此,她依旧掉下了父母所期望的顶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生活在了谎言中。


她开始伪造自己的成绩单,把所有得了B的科目,都改成了A。


整个高中,父母都以为她是一个全A的优等生。


然而,她却高考落榜,没能考上大学。


她骗父母说,自己被某所大学录取。


然后在接下来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她白天都要在图书馆和咖啡店里消磨时光,伪装成上学的样子,有时候还会买一些教科书,在上面煞有其事地记笔记。


即将“毕业”的时候,詹妮弗告诉父母她进了某所著名医院实习。


但此时,父亲已经对她的话产生了怀疑,并开始跟踪她。


很快,谎言被戳穿了,狂怒之中的父母把詹妮弗软禁在家中,被要求继续学习:


要么再考大学,要么就成为专业钢琴家。


由此,詹妮弗恶念萌生。


等到父母对她的掌控略有松懈时,她开始偷偷策划,雇凶杀死自己的父母。


最终,詹妮弗以一级谋杀罪名被起诉,并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十几岁时,她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个谎言。


随后,便生活在了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中。


“为你好”,

就可以操控你的人生?


这样的悲剧虽不多见。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很像詹妮弗的父母。


以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为由,横加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


曾有一个新闻:


武汉一个小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过过周末。


六年来,妈妈把他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


这个小学生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点走,晚上11点休息。


五年级时,孩子长出了几根白发,当时家长没在意。


上初中后,他的白发越来越多,看起来像个小老头。


去医院看病,医生的结论是他的精神压力过大。


家长按医嘱给他买了核桃、黑芝麻,可他的白发仍不见少。


每天早上6点,妈妈依旧准时叫他起来复习功课。即便是穿衣服、上厕所、吃早饭时,也要让他多背几个单词。


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点半放学。妈妈在校门口直接将他从汉阳接到武昌,赶6点的“培优班”。


公共汽车上,妈妈一手端饭,一手拿水。他在车上解决完晚餐。


晚上9点下课回家后,他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


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成长完全停滞了,所以通过逼孩子竞争,来转嫁自己内心的焦虑。


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和愿望,但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去实现。


孩子是自己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也实现了。


却从没想过,这对孩子是否公平。


现在流行一个词,“鸡娃”。


本质上是父母对世界、对未来、对自己极端不信任的体现,想解决的是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但是,与孩子无关。


也就是说,你“鸡”的不是娃,而是那个渴望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的自己。


“优秀”背后的恐惧是,

“被爱”是有条件的


也有很多家长说,道理我都明白。


可是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压力这么大,平凡的孩子有多少机会呢?不使劲逼他一把能行吗?!


郎朗就是被逼出来的啊,可是如果当初他父亲不那么逼他,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能有现在的成就和名望吗?


的确,郎朗自传里说过:


他弹不好他爸就逼他从楼上跳下去,他不跳他爸就拿药逼他吃,自杀。


他妈妈从外地来看他,几年没见,走的时候郎朗伤心极了,但他妈刚一出门他爸就逼他弹琴,因为“没空浪费在伤心上”。


郎朗后来出了大名。


但当时他用头撞墙,宁可折断手指也不想练琴,这样的痛苦已经随着他的成名被忽略不计了。


多少几近残忍的故事,只因为主人公最后的成名,就带上了一层光环。


你看到的是一个走出来的郎朗被无限放大,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就此被毁掉一生的郎朗。


有时候,成功和幸福并不是一回事。


不能只看那些被逼成功的个案,却没看到绝大多数被逼失败的下场。


事实是,当我们逼孩子的时候,不管我们是否一遍遍给他灌输,“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将来好”。


孩子都已经处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恐惧中。


因为孩子可以敏感地捕捉到:


“只有我听话,才会被爱;只有我成绩好,才会被爱;只有我乖乖练琴、不惹爸妈生气、给爸妈提供情绪价值,才会被爱……”


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要给养育者带来好处和利益,自己才有价值,那么这是生命的悲哀。


孩子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弥补些什么才有价值。


孩子要做什么,不该是因为——这样做显得我有用,有价值,能让人满意和高兴。


而是——我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我有探索和体验的兴趣,我愿意去尝试、去感受,为的是我自己喜欢,享受其中。


卸甲前行,活出你自己


电影《夺冠》中,郎平和朱婷之间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为什么打球?”郎平问朱婷。

“为我爸妈。”
“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再想。”
“成为你。你满意了吧?”

郎平回答:“你永远成不了我。”


为父母,为教练——就像刚刚提到过的,有多少人在追寻一个目标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我们当然也可以成功。


但那种成功背后有一个沉重的包袱:


“你不可以失败,你的失败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为做而做,成功了也体会不到由衷的喜悦,而是怕自己从高处摔下来,让别人失望。


人最难的,是永远去符合他人的期待,因为别人一次失望就可以把你摧毁。


而自己真想做的,才能有勇气抵抗得住失败,承受低谷。


因为那是为了自己。


如果你是父母,请记住:最好的爱里没有期待。


你的遗憾,用你自己的人生去弥补,不要以“爱”的名义,窃取孩子的人生,把你未完成的心愿都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替你去实现、去完成。


如果你是那个背负着期待的孩子:


如果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为别人活,后面的人生可以试试看为自己而活。


不一定要夺冠,不一定要辉煌,只要试着在一件件小事上学会为自己,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不知不觉地慢慢成为了自己。


人生在世,所谓成功,不是功成名就,只是找到自己,活成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