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3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婚姻情感婚姻情感

他改变了,就都好了——主客观关系,谁的课题?

一、“他改一下,我就不会这样了呀!” ——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朋友来和我倾诉,谈到父母人到中年,一切如常,也没什么狗血的剧情发生,却突然闹起离婚,一个非要离,一个坚决不离,让她很是头疼。 “过去二十几年不也都这么吵吵闹闹地过来了嘛,怎么现在就过不下去了呢?”她怎么也想不通。 我问她具体发生了什么,“真的什么也没发生,和平常一样。”她无奈地叹一口气,又接着补充道,“就是我妈天天唠叨我爸呗,嫌他总玩手机不搭理她,嫌他不干家务什么的,可过去不也是这样嘛,都唠叨了大半辈子了。我爸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说他受不了了,非要离婚。就像我妈说的,他改一下,她不就不唠叨了嘛,哪至于离婚。” 听朋友说完,我不由得联想到上次她吐槽自己被妈妈唠叨放假回家不做家务唠叨了整整一个假期,有时候哪怕她已经做了家务了,可只要她妈妈看她躺在床上追剧或是打游戏,便又会说她不做家务、游手好闲。 我开玩笑说朋友果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但不能理解他爸,现在还又帮着她妈拉偏架,完全没有“兔死狐悲”的自觉。但于此同时,我心里也在不断浮现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只要对方变了,我们的关系就没有问题了,这真的是成立的吗?” 二、为什么我们总在期待对方改变 却不愿意改变自己? 通过朋友父母的事情,我看到的是完全不愿意改变自己却要求对方改变来配合自己的妻子,与同样不愿意改变自己但有尽力在压抑自己的不满直至最终爆发的丈夫。 这让我想起了“共生关系”,一种主客观关系的混乱状态。 处于共生关系中的人,就像共生关系这个名字一样,他们真的会把关系看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的状态,而不是将双方都看作是独立的个体。 所以这类人的一大特征就是难以分清哪些责任是自己的,哪些责任是对方的,虽然心理边界不清也会有这样的表现,但共生关系中的双方除了分不清外,还会在潜意识中要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样,否则很可能会引发强烈的冲突。 就像朋友的妈妈,虽然朋友的爸爸没有像她一样那么爱干净,但也绝对不是邋遢的人,但细微的习惯差异还是会使朋友的妈妈难以忍受从而不断要求对方改变,而朋友的爸爸为了捍卫自己的立场自然也不会改变,于是双方便从夫妻变成了“敌人”。 同时,这种主客观未分化的状态,也会使他们很容易就将自己看作是关系的受害者,难以站在对方的立场,尝试着去理解对方,从而解决关系的问题。 依然以朋友的父母为例,她的妈妈总是认为如果不是丈夫有那么多问题,她就不会那么唠叨,也不会天天生气,却没有考虑对方在结婚前的生活习惯基本已经固定下来,因此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持续了二十几年仍未放弃,哪怕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甚至某些方面都开始有些和她“对着干”了。 而她的爸爸则认为是妻子事情太多,让他越来越不想和对方沟通,而忽视了自己回避沟通不想处理问题的消极态度也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对方的失控感,从而让对方为了掌控感而更想改变他。 自然,在这种习惯性将自己置于受害者位置,并且觉得对方和自己一样是理所应当的心态下,就更不可能去改变自己了。 三、是什么导致了主客观关系未分化? 关于客观关系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玛格丽特·马勒(Mahler)的客体关系模型,她通过与 St.Clair等人研究三岁前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发现,婴儿刚出生前几周是无法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去分开的,即这个时候婴儿既没有完整的自我,也认识不到完整的客体。 之后婴儿会慢慢进入与母亲的共生状态,会出现对母亲的极度依赖,并且希望与母亲完全一致。 再之后,则会与目前慢慢分离,逐渐找到一种介于过度依赖于过度独立之间的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在婴儿期或之后人生中,始终未能很好地找到这种介于共生与分离状态之间的平衡的话,就很容易会出现主客观关系未分化。 四、如何改变主客观未分化?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主客观未分化的阶段,但只要能够觉察到,就能够逐渐走出这样的状态。 毕竟,虽然有时候“融为一体”听起来还算美好,或许代表着“永远在一起”“事事一致,心有灵犀一点通”,但这也只是听起来而已。 现实生活中,未分化的共生状态更多只会带来强烈的控制欲、关系的恶化、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对方以及失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人的可能性等负面结果。 要想走出这样的状态,可以从尝试以下几个小方法开始: 1.及时自己对方是独立的个体 每当想要改变对方时,及时提醒自己对方是独立的个体,既然是独立的个体,他就可能有和自己不一致的地方。对于不一致的地方,尽量尊重对方的不同。 如果最初很难让自己接受对方的不同,那也没关系,可以尝试着用更容易让对方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采用加速双方关系恶化的指责的方式。 但于此同时要记得,改变沟通方式也只是一种过渡,我们的需求根本上还是要由自己来满足的。 2.跳出受害者视角,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不是对方导致了我们不快乐,而是我们的信念让我们相信对方导致了自己的不快乐。 跳出去受害者视角,尝试着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出发点,理解对方的能力有限,理解对方不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关系中是由于自己是“自己”而被爱,而不是因为自己是对方的“理想母亲”“理想父亲”之类的角色而被爱。我们过去的创伤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治愈,如果对方愿意陪我们治愈那当然很好,但如果对方做不到那也并不代表对方冷漠无情。 3.不断自我觉察 发现自己又在推卸责任了?发现自己又在要求对方改变了?发现自己又想让对方替自己实现自己想做的了? 能觉察就已经很好了,既然觉察了,那就及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判断下哪些责任是自己的,哪些责任是对方的。思考一下,对于自己的那部分,自己能做些什么;对于对方的那部分,自己怎样做或者要怎么对自己说,才能减弱一下自己的控制欲。 一次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改变就是一次一个小脚印,偶尔绕几步,但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会走出一条路。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