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6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影治疗电影治疗

电影赏析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与王惠玲等合作编剧)作为“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的第三部,李安首次把电影拍摄场景设置在台湾,但其主题依旧注重表现家庭中的恋爱婚姻问题、新旧观念冲突和人生目标的追求。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影片的故事情节围绕着“食”和“性”两方面展开:烹调高手老朱丧妻后独自将三个女儿抚养成人,信奉基督教的大女儿家珍是中学老师,却总是生活在对初恋的回忆中,后与同校的体育老师结婚;二女儿家倩在一家国际航空公司任职,她工作上精明强干,但感情生活却不顺利,总是找不到自己的真爱;三女儿家宁在肯徳基餐馆打工时与同事的男友产生了感情,成婚后即搬出去另过。

 

出人意料的是老朱早就和家珍的同学锦荣相好多年,当大家误以为他将和锦荣的母亲结婚时,他却在家庭聚会上宣布和锦荣成家。原来的家庭就此解体,老屋也被卖掉,新的家庭则在新的组合中诞生。

 

《饮食男女》,台面上摆的是吃,台面下讲的是性,三个女儿都为了自己的爱情,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而当老父亲要为自己的爱情争取光明的时候,三个女儿纷纷阻止,劝说。在剧情意义上,这暗示着在传统的家庭中,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快乐是理所当然的,而老年人追求爱情就不符合“道”,令她们蒙羞,是逾越理法、 规矩的事情。这种看似极端的行为方式违反了传统的“适度快乐原则”,所以使朱、梁两 家大乱。

 

林语堂说:“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庭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非常重视亲友聚会之乐。

 

除夕之夜,人们不远千里全家欢聚吃团圆饭,也图的是合家欢乐的气氛。家庭的和谐,由家庭成员各自符合其角色规定,不趋向极端,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每个人都是家庭关系中的角色。既然每个人都是家庭角色,那么必然像木偶演戏一样被无形的线所牵引,有着规定的行为方式,亦即受到“礼”的约束,因此说“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所倡导的“礼”,就是一种未成文的惯法,或者说人偶戏的程式,让人在演习过程中,确认自己的角色,因此说“礼定亲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快乐,也就是有限定的满足,亦即在家庭角色所规定范围内的满足一一即“适度快乐原则”。每个家庭角色被允许有份内的欲望、派事实上的自由,然而超过了划定的界线,有份外的追求便是“贪”了,这就是所谓“欲而不贪”(《论语·子张》)。如果每个家庭角色都不按规定标准去行动,就打乱了家庭等级制度,这就是不符合“道”了。

 

这种欲望的追求与满足,是有节制、有法度的,它不追求极端状态,而是把各种感性追求压抑在最低水平,并上升到道德感的满足、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就是对“人偶”这种自我角色的欣赏。

 

在谈到贯穿“家庭三部曲”的父亲这个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

 

“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接受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到《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饮食男女》里老朱后来接受家庭翻掉的事实,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可能也算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点祝福吧。”

《饮食男女》里,“父亲”不再采取《喜宴》中的投降姿态,也不是《推手》里沉默的独自退守,更不是墨守儒家礼教的封建家长,他打破僵局接受新生活,三个女儿为各自地生活离他而去。

 

家庭作为“天理”与道德规范的象征物,面临的是即将分崩离析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家庭在其每个成员都身陷其中的男女情感面前,彻底丧失了其应有的凝聚力。“父亲”自己也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一一年轻少妇锦荣,情感“自由”开始从伦理“压抑”中突围。

 

在多数中国人的信念中,在儒家文化的熏染统治下,中国人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孔孟仁礼学说适应并适用于家庭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是约定俗成的,不具有强制性,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儒家习性让中国人一直屈服于先天因子的制约而不敢逾矩。

 

李安所说的“祝福”,是指突破压抑重围之后的情感自由,以及由此而生的生之喜悦。

 

家庭伦理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传统特色、数量最多、时间最为长久的类型片模式之一。从中国伦理电影的创始人郑正秋到蔡楚生,再到谢晋等,他们的电影创作构成了一脉相承的伦理情节剧创作传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时代精神和创作者的社会使命感的影响下,题材内容不断拓展,尤其是把家庭和社会关系伦理化,通过表现家庭和社会的伦理情感,与社会批判和道德评价融为一体;在艺术追求上突出表现为,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

 

这种创作传统不仅得到了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早在20年代的积极提倡和探索,而且在20 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和20 世纪40年代进步电影中伦理情节剧类型获得了更大发展,并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的“十七年”和新时期之后,乃至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影创作之中。贯穿在传统家庭伦理影片中的主导思想,是正统的儒家文化,它是积极的入世文化,强调稳定、秩序和等级,符合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存需求。

 

在利用这个题材进行故事创作上,李安和杨德昌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杨德昌是”儒者的困惑“,他也是越了解所谓”中国人儒教式的生存方式“,越是鄙夷它,这一点在拍摄《独立时代》时毫不客气地被体现了出来。

 

李安依然在《饮食男女》里寻找一种平衡:时代已然不同了,以前的东西放在现在是不是可以讨论着也换换了?

这是《饮食男女》也提给我们的一个问号。

 

作者:郭之然

文章转载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