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4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电影治疗电影治疗

恐怖片心理暗示与影片赏析

一、恐怖片心理暗示

爱看恐怖片的人常被以为是心理变态,人们误以为此类人具有不可告人的黑暗阴影面,但是爱看恐怖片以及看恐怖片过程的心理状态和变化究竟是怎样的呢?

 

1.1恐怖片折射心灵恐惧

恐怖片存在的心理基础源于人类对死亡的焦虑,人类的恐惧因素依次排序为:死亡、黑暗、孤独无助等等,而这些恰恰都是恐怖电影中的基本要素。恐怖片的惊悚镜头可以满足人们寻找刺激并释放压力的心理,而适度压力和刺激可以同时激发人的免疫力和增强抵抗力。 人类心理上对平衡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视觉和听觉上对平衡的需要。尤以第一视角拍摄的恐怖片,高速的移动镜头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慌乱的画面让人心慌意乱。“中心”视觉图形的晃动营造了逼真现实的视听效果,观影者得以回归精神本我。图形中心产生威胁、压迫、恐慌、失落、焦虑和虚弱等交杂的情绪,由于非广域镜头的狭窄感能让空间被压迫,从而能与观众的深层心理达成同构。此外,声效的对白互动和实声让恐怖片突出和立体,尤其是紧凑、急促的人声混杂着环境中阴森的风声、金属撞击声等等,是推着观众紧张、危急、迫在眉睫的心理感受用虚弱、惊恐地身体扭曲进击表达的催化剂。

 

1.2恐怖片真让人上瘾

现实的压力往往会促使人们努力寻找不同途径进行泄压,其中,观看恐怖片成为了一部分人缓解压力的方法,因为在观影期间我们不再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困扰,焦虑感开始聚焦在屏幕前的怪物或鬼魂身上。就好比2020年以来疫情时常卷土重来捆绑了我们自由的出行,这是现实的恐怖,但是,似乎是为了冲出现实恐怖,恐怖电影在2020年大放异彩,以《隐形人》为首的恐怖片蝉联多国数日票房榜首,其中的原因之一正是人们尝试从观看恐怖片转移焦虑源头,从而找回丢失在疫情里的控制感。而这也是通过恐怖片的非现实性影像转移人们潜意识中的压抑冲动。在观赏恐怖片的时间内,社会准则枷锁被短暂突破,我们在心理一张一弛的过程中发泄了负面情绪和冲动,让我们压抑的潜意识得以安抚,反而让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观看恐怖片除了可以缓解现实的焦虑,还能使人快乐和促进与同伴的亲密感。观看恐怖片能够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甚至获得成就感,影片中如有战胜心魔、恶魔或鬼魂的场景,置身其境的观影会觉得是自己变成了骁勇善战的大英雄。此外,由于吊桥效应,在观影中因恐怖危险场景的刺激而产生的心跳加速,会误认为是对同在这个“危险”场景中的异性产生依赖亲密情愫,让人萌生恋爱情绪。如若是一群人一起看恐怖片,彼此抵御共同的“不安和紧张”,能够更好培养之间的友情。

 

1.3恐怖片吸引法则

看完恐怖片会不敢走夜路,不敢照镜子,不敢上厕所,而这个害怕作用时间也会因人而异,短则至当天睡前,长则达数日。虽然这么令人害怕且折磨,但是仍有那么多人很爱看恐怖片。

 

心理学家提出了缓解理论(Relief Theories)和持续奖励理论(Continuous Reward Theories)两种主要理论来解释害怕却爱看恐怖片的原因。

缓解理论认为,观众可以对电影里受苦难的惊吓的主角共情,随着影片结束会产生紧张历劫之后的放松感,同时恐怖刺激由自主神经的反应唤醒正面情绪。

 

持续奖励理论认为,恐怖片对生理的唤醒水平像是有耐药性,与平静自然交替的恐怖刺激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让冒险者重新释然。

 

科恩和安德雷德认为,人们被惊吓的同时也体验着快乐。在脑神经科学中,我们了解到杏仁核主管着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而大脑额叶掌管着快乐和积极情绪。但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神经外科与心理学教授拉斐·阿道夫发现,杏仁核和大脑额叶在特定环境可以被同时激活,使人感受恐惧和快乐的共激活体验。

 

社会心理学表明恐怖片起到了一种性别角色认同的作用,男性的强大有力量和女性的弱小与安静形成分明对比。在观看恐怖片中,男孩觉得自己更像男子汉,女孩在被庇护下更加温柔和小鸟依人。因此,害怕让我们彼此靠近,我们在两者或集体中获得力量和庇护。

 

此外,接受心理学认为恐怖片带来的强烈感官刺激实际是对人性弱点的揭示及其对社会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契合,因为恐怖片的黑暗加工,强调了社会现实至恶至善的双面性,人们唯独在惊悚恐怖片中才能获得这种双重认同体验。

 

二、恐怖片赏析

2.1恐怖片风格分析

不同的文化土壤也孕育了不同的恐怖片风格。以下以韩国、泰国、日本和美国的恐怖片为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恐怖片现状及差异:

 

韩国恐怖片中最广为人知,也最风华绝代的是《女高怪谈》系列,女高怪谈从98年开始,一共出了五部。分别为《死亡教室》、《交换日记》、《狐狸阶梯》、《声音》、《结伴自杀》。影片的背景设置都是女子高中,剧情也类似,采用夸张型暴露问题表现手法。表现得最好的,就是第一部《死亡教室》。师德、少年的成长、新一轮的故事等等这些始终都笼罩着“执着”二字。这也是韩国恐怖片的精神内核,恐怖手法都是技术,传达出来的是不能掩饰的悲伤。韩国恐怖片对女子的形体要求几近完美,黑长直的装扮,瘦白瘦白,鬼的形象更阴柔,凌厉程度低,狰狞程度中等。主张冤有头债有主,执念被揭开后就是大彻大悟雨过天晴。技术上偏爱侧面营造效果,环境设置空旷、静谧,配乐简单,多通过人类主角的表演来表现恐怖气氛。整体恐怖指数低。

 

泰国鬼片的精神内核也是执念,但是不说是因为看不开,而是因为放不下。不是想复仇,而是不想留遗憾。这比起日韩甚至欧美的,多了一些难得的温暖。泰国鬼片和日韩鬼片明显的区别是人和鬼的交流感。日韩鬼片中,鬼是鬼,人是人,零交流,路逢对手就是杀。泰国鬼片不同,鬼有鬼的感情,《鬼影》系列就是一个好的代表。而且泰国鬼片背后的故事大多深情,有血有肉。泰国恐怖片核心在于因果轮回,这与泰国举国信仰佛教有关。主人公犯错了便受到惩罚,逐步探求真相,最终付出种种代价得到应得的报应。在恐怖形象上泰国也是女鬼偏多,穿着都很轻薄,白色为主,似乎时时有风吹过。脸部无遮挡,一般都直接表现,没有黑眼珠或自带360度浓密卡姿兰烟熏妆。技术上泰国鬼片严格遵循着商业片的套路,气氛营造得很好,多环境镜头,空镜头,主角营造恐怖气氛的方式大多数动作和场景设计。

 

日本恐怖片中最为经典的为午夜凶铃和咒怨系列,主题都是侧重家庭问题,主角皆因家庭问题而生怨念。日本恐怖片核心在于怨,鬼有不幸的遭遇,但报复时大多滥杀无辜,观众精神紧张,不知鬼何时窜出来突然索命。日本恐怖片一般都是开放性结局,或者突然的反转,重心在鬼索命的行为上。日本恐怖片的主张:我是鬼我牛逼,见一个杀一个,鬼的产生都因为怨念,这是清水崇至高无上的创作标准。并且一旦有了怨念,不容易解开。镜头语言血腥,暴力,简单粗暴,视觉冲击力很大。

 

美国恐怖片多数是以视觉的恶心来吓唬人,美恐以剧情逻辑取胜,画面感也不错,不像日恐的画面侧重惊悚性,美恐的画面感来自于他的血腥。更加充分地在自然环境和生物上做文章,比其他国家地区更多地设置一些异形等“实体恐怖“,通过喷涌的鲜血、人类的渺小、自然的破坏力在视觉上直接刺激观众的神经。也有很多关于基督教等欧美宗教的“原罪惩罚”类型的恐怖,以及人类社会犯罪带来的恐怖(被害的恐惧)。

 

2.2恐怖片观影赏析

有时候科幻片也很恐怖。科幻片主要呈现人类关于未知生物、未知文明的恐惧,如《异形》系列、《降临》、《第九区》等电影,以及目前已成为独特流派的克苏鲁元素,其中关于未知生物的体现大多奇形怪状,一般同时具备超高的行动、思维能力,很容易让人觉得惊悚难以接受;再有则会展现人类对于不可控的未来的恐惧,如《机械姬》,描述了人工智能最终诞生真正意义上的“人”并杀死人类的故事。

 

两年前无意看了电影《湮灭》,正如其名,当晚也给我留下了难以消去的“创伤”——不敢睡觉。该片所有点都围绕“闪光”展开。被“闪光”包围的地域最终都变得有去无回,且被包裹的地域还在不断扩大。女主的丈夫前往调查,失踪后又突然出现在家中,而此时的他却口鼻出血生命垂危。作为生物学家也是前军人的女主,为了探明真相也选择前往调查。小队途中遇到了种种奇怪现象——被“闪光”照射过的生物不再是它本身,“闪光”将物质相互折射,生物相互渗透改变,被剖腹的人的肠子像蛇一样扭动,鹿的角长了花,一片花海全无相同的花,吃了人的黑熊会说话,又有植物长成了人的形状......

在接连的事件中,小队中有人死于熊口,有人崩溃选择静待死亡,有人率先前往“闪光”的终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分解而亡。而女主,她见到了她的丈夫,还有她自己。

 

影片本质上探讨的是“本我”的问题,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算一个人吗?被克隆出来的“我”也是“我”吗?那为什么叫“湮灭”呢?生物死亡了,但它的基因还在传递,而数千万年的基因变异,才造就了缤纷多彩的现在。物种、生物的生死、变异、灭绝一直存在。生命如何诞生?生命又会缘何灭亡?这些是有思想、有思维的人、物种、文明都会探讨思索的问题。或许他们太过本源,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因而细想总会让人悚然而彻夜难眠吧。

 

作为一部1980年拍摄的老牌恐怖电影,时至今日还能在恐怖电影界经久不衰。四十多年后的现在,不少影视作品仍在通过借鉴这部电影的方式向其致敬。这部恐怖电影的人物心理刻画得十分立体。

 

影片中男主角可以作为一个很典型的心理分析案例。他从一个父亲和丈夫,逐渐转变为一个疯狂的杀手。电影开头就讲到,男主事业失败,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教师职业,他更倾向于视自己为一位作家,他期待着灵感到来,期待着自己能笔下生花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期待着自己能名利双收,期待着自己能跳脱出酗酒颓废的形象。在一个冬天,他找到了一份工作:看守一家停业的酒店,这家酒店地处被大雪封住的深山里。在带着全家去往酒店的路上,不难看出男主心理问题的端倪。当谈论到杀戮的话题的时候,面对自己年幼的儿子,他作为一名父亲的反应居然是兴致勃勃地介绍。可以看出,生活压力迫使他十分压抑消沉,于是乎在提及杀戮释放原始欲望的词汇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兴奋。

 

看守酒店的日子每天都十分相似,儿子在酒店玩耍,女主照顾家庭的起居和搞卫生,男主潜心写作。一个月过去了,男主的写作毫无进度。男主最终在生活压力和酒店鬼魂的影响下逐渐疯魔,企图杀害自己的妻儿。男主后半段精湛的表演无不传达出一个信息:男主在追杀妻儿的过程中,感受到兴奋和愉悦。

 

不少恐怖片的出发点都源于主人公的心理问题:希区柯克的《惊魂记》男主角,《孤儿怨》中小女孩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恐怖片,对这些心理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大白鲨》是一部于1975年拍摄的小成本电影,将一个切实存在的生物鲨鱼转化为了让一代又一代人的为之震颤的深海恐惧。该片也成为了后世鲨鱼题材的开篇之作。该片以两位醉酒少男少女开头,女子跑去海边游泳,男子跟随。男子因为酒精的原因醉倒在沙滩旁而没有下水,只剩下女孩在海上放松惬意的游着。漆黑的海水与夜色交相辉映,一个由海底深处往海面向上看的视角看着那个女孩在海面上游泳,突然从开始的放松惬意到随着不明生物的移动而产生的惊恐,中间有着试图抱紧海上的浮标,到最后的喊了一声god please help后被淹入海面后的悄无声息,一步步地阐释着无助,到绝望,寂静中的恐怖。醉倒在海边的男人和疯狂求救的女人两者一相比较更能表现着女人面对海底不明生物的无助。

 

本片的前半段没有任何鲨鱼的镜头,但不明移动的木筏、从海底往海面看的视角,忽隐忽现的鱼鳍又一次次的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在海边,一边是欢声笑语的游玩人群配合着愉快的音乐,一边是缓慢靠近的危险伴随着紧张的音效,观影者代入其中,感到焦急却又无能为力。人消失在海面,只剩下不断涌出的血水、受害人的呼喊、大提琴低频和弦的声音所阐释鲨鱼的靠近,显示了鲨鱼的神出鬼没和人面对大白鲨的脆弱。当看到影片人物逃离水面觉得已经逃离了死亡可以让观影人觉得可以长舒一口气时,突然伴随着影片的声音,人物就被拖入消失在海面。这种超出自我预期的惊吓总能让人感受到程度更深的惊恐。

 

片中鲨鱼出没的主题曲《Main Title And First Victim》仅用两个单音作为旋律主轴,透过速度变化与声响强度的叠加,成功营造出大白鲨神出鬼没的恐怖形象,此元素不仅贯穿串整部电影,甚至成为电影配乐惊悚音效的代表声音。

后世的如《巨齿鲨》《深渊》都是体现着人们面对着海洋这个庞大而未知的体系感到深深的猜疑和恐惧。

 

《禁闭岛》

这是一部讲述患有被害妄想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人进行自我救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54年,联邦执法官泰德·丹尼尔和上级新派来的搭档查克奉命上岛调查精神病逃脱一事,主管医生考利接待了他们并负责协助调查。而泰德此行前来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寻找让妻子葬身火海的凶手莱迪斯。调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泰德的推断:在这66名有档案的精神病罪犯外,还有一名编号67的人存在,但无论狱警还是医生或者其他病人,对此都矢口否认。泰德深信这个67号就是杀害他妻子的凶手莱迪斯,而且这里一定有一个天大的阴谋。但他的同伴查克提醒他这可能是政府的秘密试验所,而政府派泰德来,是因为泰德在遭受妻子惨死后遗留精神创伤,是他们最好的实验对象,泰德予以否认,说来这里调查此案是他自己申请的,他怀疑导致自己妻子惨死的凶手就被人藏匿在这个岛上。

泰德在调查中偏头疼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经常出现幻觉和噩梦,参军时纳粹集中营的惨象不断闪现在他眼前,他发誓不再让纳粹的行径出现在这里。在山崖一处隐秘的山洞,泰德发现了失踪的女犯人雷切尔,雷切尔告诉他,她本来是这里的精神病医生,政府在这里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她无法接受事实,被其他人设计陷害,被当作“精神病人”看押起来,她才设计逃跑的。雷切尔告诉泰德,想解开这个秘密,就要去灯塔上,因为那里是这一切的根源。

 

 

泰德强忍着头疼和幻觉,潜到灯塔上,却发现只有一个看守,他打晕看守抢过枪冲上顶楼,却发现岛上的主管医生考利一直在等着他的到来,而灯塔上也没有任何进行人体试验的痕迹和证据,只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考利向泰德说出了所有事情的原因,而他的搭档查克则解释说自己其实是泰德两年来的首席治疗师希恩,令泰德有如晴天霹雳般震惊。

原来这一切都是泰德的梦,那个神秘的67号病人,泰德一直怀疑的莱迪斯,就是他自己。医生告诉泰德,他的真名叫安德鲁·莱迪斯,他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在淹死了自己三个孩子后自杀,而他在枪杀了妻子后也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在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中,把自己三个孩子忘的一干二净,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莱蒂斯和那场记忆深刻的火灾,这个被创造出来的“莱蒂斯”被他设计成面带刀疤、波斯猫眼、十恶不赦的凶手;他自己则是一个退伍后从警,和妻子恩爱有加的模范丈夫“泰德”,只有在他做梦和出现幻觉的时候,都是他原本的记忆。

这一切行为,都是考利医生为了医治泰德的病症和配合他的意识而制造的一场戏剧,希望他能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考利医生深信这种方法可以治愈大部分精神病人,泰德( 莱迪斯)想反击考利医生的“陷害”,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越来越迷茫。考利医生告诉他,如果他还不能清醒过来,依旧认定自己是好人“泰德”,那将不得不对他进行“道德性措施”,切除前脑叶白质。因为他自从来到这个岛上,几乎伤害了所有的护卫、医生和病人,他自己却一无所知。

 

电影《禁闭岛》被归类为悬疑惊悚片,与《闪灵》、《午夜凶铃》、《电锯惊魂》等经典恐怖电影给人带来视听上的恐惧感不同的是,它让你感到心灵上的恐惧,它不是画面的恐怖,而是会让人细思极恐。在男主泰德最后到达灯塔前,大多数的观众都会认为这是一个正义的联邦探员冒险前往孤立小岛揭露事实、找到杀妻真凶的英雄故事,故事的结尾却告诉观众,男主是个神经病,还患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人格分裂。故事的最后的反转令人发怵,不禁想到:我该如何相信我就是我?

 

影片中,有人说男主疯了,有人说没疯,同样,他自己也是挣扎的。直到男主前往灯塔之前,我都认为他是没疯的,是一名普通司法官,只不过战争和妻子的死亡确实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定的阴影。或许是感性认知,或许是主观臆断,但我在看影片的时候确实是处在这样一个立场。于是,在灯塔阁楼上,当然医生告诉他另一个“真相”时,他的头脑炸了,我也是。主观代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即便此前我始终坚信自己是正常的,可是当我在这样一种处境,他们说的一切都颠覆了我所有的认知,他们告诉我,我疯了,我是否还会坚定的相信我就是我?这样一种强大的外力是否足以扭转我的观念?我到底该相信什么?最后,我会说“我疯了”,还是始终认为我就是我。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袭来,这让我无力相信自己,无力摆脱操控。影片的最后,我更愿意相信他疯了。

 

此外,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男主清醒了,却仍然选择了接受手术,而这部分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在看到结局的时候,我们会惊讶于一个受伤的灵魂是如此的想方设法的维护自己的善恶观,以至于处心积虑的想象出一个如此庞大的故事,而目的只是去掩盖掉那些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罪恶,维护那些自己所爱的人。当泰德(莱蒂斯)发现越来越多的线索,最后无法自圆其说时,他把希望寄托在了灯塔上,只是在灯塔上等待他的,不是那个自己作为正义的警察可以揭露的、惨无人道的手术场地,而是温情的医生所带来的,残酷的自己杀害家人的事实。在无可辩驳的事实下,他认清了现实,但是他也丧失了一切希望,因为这个现实,是过去的自己宁愿疯狂也要逃避的。所以尽管影片最后他暂时认清了自己,但他却并不能原谅自己,他害怕自己再次变成泰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最终他选择了忘掉一切接受手术。

 

在心灵的岛屿中,人们是如此强烈的追求着希望,就算是欺骗自己也好,变疯狂也行,自我牺牲也罢,人类的心灵天然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会尽一切所能去给自己希望,而这似乎对应了泰德(莱蒂斯)之前的发疯,也对应了他之后所问,人应该像禽兽般活着,还是清醒的死去?泰德选择了后者。

 

三、总结

喜欢恐怖片的人不是心理变态。首先,这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人类与生俱来的古老且强烈的情感就是恐惧,因为祖先在狩猎过程中常常遇到危险,恐惧的情绪能够做好战斗或者逃跑的准备,所以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类祖先生存,并为后代刻上了恐惧基因。其次,爱看恐怖片的人展示了强度不同的同理心,同理心弱的人更能理解坏角色的凶残手段和他们的内心,但时常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同理心强的人将自己带入受害者,当受害者遭受迫害,他们的心灵也仿佛遭受重创,当受害者转危为安,会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最后,借用看恐怖片的过程可以短暂逃避现实,恐怖片虚构的场面比现实血腥、暴力、恐怖和残忍,能够使人们得以在自身与恐怖之间产生足够的心理距离,获得掌控感,以此缓解现实中的不良情绪。

 

不喜欢恐怖片的小伙伴不用勉强,你在恐怖片观看过程可能无法获益,反而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当然,不讨厌恐怖片的好朋友们,想暂时从现实生活中逃避,不妨找部恐怖片看看吧,还有找到好伙伴一起看更加美妙。

 

以下恐怖片小编非常推荐哦:《京城81号》,《闪灵》,《昆池岩》,《釜山行》,《招魂1、2、3》,《安娜贝尔1、2、3》和《哭泣的女人》等等。希望可以留言补充!


作者:心理学与生活

文章转载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