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课里有个“bonus”——放松运动,引导语音棉花糖般细柔地飘在冥想乐里,让人觉得枯燥焦虑的生活得到了短暂的救赎。高山流水,牧草苍天,感官里微妙的变化很难言说。这种变化运用得当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治愈的过程。或许并没有那么多人听过“音乐治疗师”一职,这个群体在经营着的就是这些微妙又神奇的身心治愈过程。所以说是不是能把瑜珈老师理解成另一种意义上的音乐治疗师?
音乐治疗师这个概念诞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所野战医院里,由于环境相当恶劣,受伤士兵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很高,导致情绪阴霾挥之不去,伤兵们常常叫骂不止形成恶性循环。有个医生尝试用留声机播放士兵们熟悉的家乡歌谣,结果发现他们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了。随之而来的变化是伤兵术后感染率跟死亡率大幅下降,而且连术后愈合期都缩短了。于是二战后,一批音乐家开始参与到医院的救护工作当中。
其实古代西方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的医疗价值。原始人在治病仪式中就开始应用音乐,古埃及人把音乐称作“灵魂的医学”,他们最早的音乐著述实际上就是音乐治疗的处方;波斯人用古琵琶来治病,有这样的记述:大卫的竖琴曾安抚过所罗门王忧郁不安的精神,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治愈了凯瑟林伯爵的失眠症。古希腊人将音乐作为人与神之间交流的手段,借以获得神的恩赐和保护。当他们创造出既精通音乐又会治病的阿波罗神的时候,也就宣布了音乐与医学是合作者。中世纪的欧洲人将音乐视为一种使长期的痛苦和忧郁得到缓解的精神体验,他们把伴随音乐疯狂地跳舞当成治愈心理疾病的惟一方法。18至19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关于音乐的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的研究材料,并有许多医生采用音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但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个可能的漏洞,就是所谓的音乐治疗往往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数为辅助,那么到底音乐治疗师管不管用?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硕士周平就曾在毕业论文里做过一项关于音乐冥想对缓解化疗期间副反应作用的实验研究。她对30名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与没有接受音乐治疗的一组病人相比,接受音乐治疗的病人化疗后24小时内的呕吐反应并没有明显减轻,但是就化疗之前和化疗24小时后的呕吐反应而言,是否接受音乐治疗影响很大。经过音乐治疗以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感觉减轻了很多。这是因为化疗后24小时内,主要是由于药物对病人消化道的损害造成了病人的呕吐,而化疗前和24小时后的恶心呕吐,却多半与病人紧张、恐惧、焦虑等等精神因素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音乐治疗起了作用。
也就是说音乐本身不是神药,它改变不了一些生理上病理变化的必要走向,但是当与精神挂钩时,音乐治疗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起码它可以对破坏的速度起到缓冲的效果。
虽说音乐治疗师早在40年代就出现,但到80年代才传到中国。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批音乐治疗专业本科生毕业,当时也只不过才15个名额,也就是说中国在那时候终于拥有了第一批手持“资格证书”的音乐治疗师。而后上海音乐学院也在2008年加入了“尝鲜”的行列开设音乐治疗专业。
其实音乐治疗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医疗需求的程度。在美国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每家医院每个社区的心理诊所都会配备音乐治疗工作室,用于心理康复、麻醉、分娩甚至临终关怀等领域。由于我国目前还停留在“先患病再治疗”而不是从预防着手的医疗阶段,大众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和接受度还相当低。不过就跟健身养生等正在兴起的行业一样,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所激发,说不定未来音乐治疗师会变得像外科医生一样普遍,也说不定bandari真的能拯救生灵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