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疗法(sandspiel,sandplay therapy)又称沙盘游戏或心理沙盘,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用的心理干预技术,将箱庭体验者的心灵语言借助沙、水、小玩具等在沙盘上进行及具体化的表达,当面对这个立体的、生动的画面时,沙盘体验者不仅要调动自己的视觉,而且还要调动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等来来综合感知和呈现其意识的、特别是无意识的世界,自动进行意识、无意识的联结,平衡心理能量,自动整合自己、自动发生内心的成长、问题的疗愈。
箱庭疗法是从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起源于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用于儿童心理治疗的“世界技法”,心理治疗家卡尔夫将劳恩菲尔德的世界技法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象征理论以及东方的佛教、道教理论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并用sandplay命名。河合隼雄先生将其介绍到日本时命名为箱庭,因为当时日本民间有一种类似sandplay的游戏叫“HAKONIWA”,汉子书写为“箱庭”。
张日昇教授将sandplay引入中国时,考虑到了箱庭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在箱子里制作园林庭院又可以很好地表现卡尔夫的sandplay传统,所以在中国使用“箱庭疗法”这一名称。
箱庭疗法是采用意象的创造性治愈形式,是现实的意识世界,张日昇教授将其比喻为:睁着眼睛做梦。
团体箱庭疗法于八十年代多美尼科将箱庭运用于团体开始,拓展了箱庭疗法的适用范围。
团体箱庭疗法,是指有一定限制性规则的团体箱庭治疗方法,限制性规则是为了保证团体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团体提供一个受保护的自由空间。团体箱庭疗法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国的传统文化(佛教、道教、王阳明的心学)、卡尔夫的整合思想为主导,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螺旋心理剧等理论与技术,融合其他多项技术而设计。
箱庭疗法通过沙盘师以非言语工作状态,无意识水平的工作等,为来访者营造一个自由、安全、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把沙子、水和沙具在富有创意的想象中,创造出一系列的箱庭作品、沙盘意象,反映了来访者深层持续的意识、无意识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与人格发展。
团体箱庭的前提是承认“心理场”的存在,它影响着团体的人际关系和其中每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设定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话和交流,扩大团体中个人的意识容器、提高天理良知(王阳明)、平衡心理能量,促进成员心理成长和行为改变。
箱庭疗法不仅是一种心理治愈的方法,能够针对诸多心理问题进行工作,而且也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技术,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作者:廖春岭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