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人建议答主离职,有人建议答主自我调节,有人建议答主排工作优先级。
但职场上的问题,大多是需要先问 Why,再动手找解决方案的。而题主为什么会感觉到了累?
需要题主自己拆分。
可以尝试用人才匹配的 5C 模型去拆分。
理论上说,这5个维度都适配的话,作为员工你不会感觉到非常疲惫。
先说能力,如果你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岗位的要求,那一定会非常累。
很多人说,提升能力就好。
但在我看来,首先要判断的是,你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你遇到了哪些阻碍。其实能力背后有多重可能性:
你是00后,新入职场,需要海量的培训帮你了解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你们公司培训都没有,直接推你上前线打仗,这是公司的问题。
你好比一个刚刚学会端着枪齐步走的新兵,直接把你安排去基辅,你大概率表现得差。
举个例子,咨询公司是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所以尤其重视培训。我刚到 Mercer 的时候就很钦佩 Mercer 的培训体系,即便是只工作几个月的实习生,Mercer也会定期每周三下午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培训他们对行业的基础认知,对业务的基础认知。每一个新人都当成重要的资产,这才是靠谱的公司。
举个例子,你是码农,bug写得多,你的确需要提升编程能力。
但同时也需要再看看,是不是团队里就你一个人写bug?
如果其他同事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规模写bug。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项目规划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资源协调的问题。
表面上看是工作能力问题,实质上可能是业务规划问题,这些不都是一个基层的00后员工能解决的。需要有靠谱的Leader做你们的支持。
还是拿打仗打比方,你一个坦克兵,开赴战场的路上,发现坦克没油了,你大概率会丢下坦克跑路,这是整个战争规划出了问题,很难指望你一个新兵,开着辆不能动的坦克,逆转战场局势。
还有一种可能,很多时候,我们不擅长一份工作,其实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没有动力去提升很难提升这方面能力的。
你看着数字就头疼,要你做数据分析,的确是勉为其难;你内向不愿意开口,让你去做招聘 HR对你对公司都没有好处。
这种情况下,看似是能力问题,其实是职业选择问题。
回到能力本身,如果你确实希望在这个行业里发展,也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精进你的技能,那么继续坚持努力是符合你自己的规划的——你会有动力坚持下去。
当然,不仅是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建议你向领导和前辈求助,把你面临的困难告诉他们,看看是不是可以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
这个没啥好说的。
正常人都没有动力,去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这往往会是职场人最先关注到的点。
既然题主没有提到钱的问题,所以先排除。
知乎之前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有位答主肥肥猫一语中的: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这和前面提到的兴趣和性格很相似,这个岗位不应该是你的职业方向,所以你不但没有动力,而且会非常疲惫。
找到自己的 Dream Job(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考虑三个关键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自我认知」的问题:
你想做什么,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有什么事情让你充满使命感?
作为00后,遇到这种情况,越早转型越好。因为时间越晚,你就越难转型。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公司是狼性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有些公司是奉献文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对于我们职场人来说,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找到一个三观契合的公司,非常重要。
对了,很多人会问如何评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刻在公司展示台的,不是写在公司主页上的,而要看公司具体是怎么做的。
我建议大家从员工福利的角度去关注企业文化,因为很多时候福利文化,往往就展示了公司的企业文化。
比如星巴克给员工父母提供的保险福利,其实背后是对员工需求的认可,星巴克的员工多为年轻人,其实对于保险需求并没有那么高。
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团队氛围。
举个例子,你身边同事都是4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那么大概率他们平时的谈论话题就是孩子读书教育问题,这对你来说融入是很难的,你没有共同语言。
很多年轻人加入一家公司的时候,还做不到100%公私分离,所以如果在公司里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同事和朋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孤单的。
这也会导致精神压力。
作者:Sean Ye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