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问题本质上是个专注力的问题,只不过具体在了高三学习上,我曾有过一个比大多数人都更加跌宕起伏的高三,有过不少思考,这个问题我能答。
我是王振宇,一名生活黑客,我相信“但凡有规律,凡事皆可hack”,高考如此,人生也如此。
分享4点,从思想到行动帮你在高三更加高效和专注的学习,苍天作证,认真阅读然后坚定实践,你能比之前专注很多倍。
#1.赋予事情重大的意义
第一点是思想层面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环视一周,各种类似“高三怎样静心学习”“高三怎样拼命学习”“高三如何坚持”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每一个都透露出无比的焦虑,但最为致命的是这些问题背后都透露出一个问题——学习这件事是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
相信你有自己的爱好,不妨反思一下,当你花时间投入在自己的爱好中的时候,你会问“怎样静心”“怎样坚持”“怎样努力”这些问题吗?
不会的,只要你足够喜欢,一切自然发生,没错吧。
而残酷的一点是一件事你若是需要刻意专注,需要坚持,需要努力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因为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儿是不可能做好的,不可能做成的,不可能的,不信你就试试?再试试?反正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再多一次无所谓的。
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怕,因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反人性的,而准备考试更是反人性的,所以天生热爱学习的人是少数,天生热爱高三的人更是少数,因此有这个问题的同学是大多数,所以你并不孤独。
虽说是反人性,但还是有办法的,因为比拼基因特性是原始人做的事情,都2020年了,我们的脑子长来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的。
受李笑来的影响,我早早地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有个非常重要的策略: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以我自己为例。
在高三的一个阳光不那么明媚的周六,我花了一下午琢磨,有没有办法让我这样一个贪玩的学生喜欢上学习喜欢上做题呢?有没有办法给高三赋予一个重大意义呢?
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
我意识到只有高三好好学习,才能进入一个985层次的高校,在名校的背书下进入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完成自己做一名产品经理的梦想,打造一款服务大众的全民级软件改变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习惯,这是改变世界的大事儿,而且
听说年薪百万。
想到这里,我开始往回推。
拼搏这一年才有机会到年薪百万,如果我工作30年,平均年薪按50万计算,那么一共就是1500万,平均到高三的每一天就是约5万块,假设弄明白一个知识点花费一个小时,那么每弄懂一个知识点就相当于为自己赚到了3000块。
你能想象吗?
在所有人都叫苦叫累还叫穷,吃个夜宵都要精打细算的18岁,我却感觉自己实打实在为改变世界的梦想挥洒青春,而且每天竟然可以为自己赚到足足五万块!那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
这种刺激的感觉,不停地激励我继续前进。
“ 我不能懈怠啊,明天还要赚五万块呢。”
于是很神奇的,别人眼里苦不堪言的高三,在我眼里却完全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我一天赚五万呢!谁让我停下我跟谁急!
每天起床差不多就是下图的心态吧。
于是乎,当我真正意识到知识就是金钱之后,身处高三的我的字典里再也没有了放弃和懈怠两个词。
一念一世界,不是空话而已,任何人之间的差异,往往也就不过是一念之差,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却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关于赋予意义,我有两个建议:
首先思考学会了他,做好了他对我有什么正面影响?会为我带来什么?我会成为怎样一个更好的人?
然后思考如果没学会他,没做好他我会失去什么机会?有哪些事儿会因为这件事儿没做好以后根本做不了?我会生活得想哪些人一样?我的生活究竟会变得有多么凄惨?
把你的答案写下来,时常翻看,正向的刺激会激励你前进,反向的刺激会吓到你的大脑,让你下意识的不想停下只想做得更好。
于是当身边同学还在“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没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时候,在你的世界里面高三的所有事情全都变成了“真好玩”“停不下来”“要是能多玩儿一会就好了”…
抛掉苦逼痛苦臭烘烘的坚持和努力的概念,让自己爱上一件事儿才能让你从高层次去静心学习,哪怕你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也没关系,因为也许你和我一样想改变世界或者喜欢赚钱呢?
希望你能记住,开始之前赋予事情重大的意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要义大抵如此。
#2.尽量减少选择
有句话说得很好:“自律给我自由”。
但如果只告诉你这句话,我这个答案就跟鸡汤无异,并且还是不给勺子的鸡汤,给汤不给勺子,这不是耍流氓吗?
这是我不能容忍的事情。鸡汤本身没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样才能找到勺子然后把营养丰富的鸡汤给喝下去,并充分吸收其营养。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由呢?
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就是:时刻都有很多选择。
但这种自由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称之为“自由选择悖论”,深陷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都感觉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并对另一个选项跃跃欲试。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你说你还能做到“静心”吗?
不可能的。
不信?不信你就试试吧,我相信你会回来的。
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到头来你什么都没做好,看似自由却被自由所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人的悲哀。
具体到高三,这种困境体现在:
· 早上闹钟响的时候你既可以赖床不起也可以立马起床;
· 早读你既可以躺下补觉也可以拼命读书;
· 中午你既可以速战速决解决午餐今早投入学习也可以慢慢悠悠浪费大把时间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 上课你既可以走神开小差也可以跟着老师全神贯注;
· 下午你既可以拼命地尽快写完作业,也可以拖延到老师收作业时抄抄了事;
· 晚自习你既可以复习数学也可以复习物理;
· 又或者到周末你既可以选择只看一场电影作为调剂和放松然后立马开始新一周的学习,也可以放纵自己两个整天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上周一的第一节课…
所以你会发现,哪怕是高三,可以选择的情况也是繁多的,所以严格来说:
哪怕在高三你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
于是这背后的严重问题是:
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轻松的、对你帮助不大的选项总是显得更加吸引人,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做上面那些选择时最终选择了让他们考得更差而不是考得更好的选项。
比这更可怕的是,哪怕你意志力坚定选择了那个更好的选项,你未选的那个具有诱惑力的选项却总是在你脑中挥之不去,以至于直接影响你的专注程度,让你无法好好完成任务。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怎么办?简单!
抛掉无意义的自由,减少自己的选项,只保留对自己有意义的选项。
提前做好选择,让真正需要做选择时的自己没有选择。
闹钟响了?起床!
早自习?只能好好读书!
上课?只能好好听讲!
作业?只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
…
看到这你也许会说,这也叫方法?
别急,这个方法的关键不在于我强制你应该怎么做,而在于你自己意识到:
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应该把那些不好的选项直接删除,仅仅留下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选项。
这样的好处是,曾经的你面对诱惑需要做决策,需要选择A或者选择B,而现在一旦你不再将诱惑当成选项,你就不必再花费精力做选择,而是直接按仅剩的选项行动。并且因为你不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可选项,那些诱惑甚至在你行动的过程中都不会再干扰你,真的就有这么神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力应该用来行动而不是用来做对抗诱惑。
如果你还是无法理解,我用起床打个比方吧。
以前的你在闹钟响起时,心里活动是这样的:“啊,闹钟响了啊?我是再睡会还是立刻起床呢?哎好困,我还是再睡会吧…”于是你又浪费了宝贵的早读时间,还要找理由搪塞班级门口查迟到的班主任…
而现在你在闹钟响起时,心里活动变成了:“啊,闹钟响了啊?我是再睡会还是…滚!我根本没有再睡会这个选项!起床就完事儿了!”于是你就完成了早起,就是这么简单。
同样,上课时“要不稍微玩一会而再…滚!你根本没有玩儿这个选项,认真听课就完事儿了!”
更酷的是,你只用稍微花几天就能把高三一天24小时能碰到的所有需要你做选择的情况遇到个遍,挨个做出最好的决策,然后把其他有可能影响你的选项直接从你的待选列表里删除,从此你就成为了一个纯粹、坚定、自律的高三学生。
上面说了很多,你可能没有耐心看完,如果非要总结可以这样说:
主动识别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并记住,然后尽可能减少自己的选项,最后像特种军人一样令行禁止地念高三。
苍天作证,一旦你把选项减少,“静心学习”自然而然发生,完全水到渠成。
#3.身体带动精神
前面说了两个偏向思想层面的,理解了上面两点,你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下面说说行动层面。
都说“万事开头难”,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句话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同一件事情按理说,开始和中间的难度本身应该区别是不大的,毕竟是同一件事嘛,但为什么还会开头难呢?
其实这句话说的不是事情本身的难度,而是你做出选择要做一件事到真正开始去做之间有难度。也许是因为你觉得那件事情有难度,也许你觉得做那件事情很累,也许你因为你曾经在那件事情上失败过…简单说就是你想做但不愿意立刻开始做。
总而言之,这句话说得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说的你的心理障碍。
但想要进步想要成长,怎么可能会是容易的事情呢?一直做简单、容易或者轻松的事情,你不原地踏步谁原地踏步呢?
于是很多人就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XXX,怎么开始?”
答案简单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没什么怎么开始,直接开始就是了。
你也许觉得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强行励志鸡汤,但事实上不是的,我说过只给鸡汤不给勺子我是不能容忍的。
这背后有深刻的道理。
人是适应能力和自我解释能力极强的物种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给自己定下来每天跑步五公里的目标,但每到去跑步的时候你的心里总是抵触的,感觉五公里是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但一旦你已经开始跑起来,那种抵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过程中的你也并不会觉得有多么痛苦反而越发专注,甚至跑完5公里还想着要不要再多跑一公里…
就是这样的,开始往往是困难的但一旦我们已经开始做什么事情,我们总能很快地适应我们当前的处境,并自然而然的投入和专注到当前的事情中,并在过程中不断努力直到所谓的目标达成。
再举一些极端的例子,被判坐牢的罪犯在刚入狱的时候总是各种反抗和喊冤,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很好的适应了监狱的生活…受伤截肢的病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是在一段时间之后适应了没有腿的生活…
明白了这个道理,加上我们第二点讲的减少选项,当我们在高三时需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时,千万不要有任何无谓的畏难情绪,该做什么直接去做就好了,你要相信无论开始前你认为那东西有多难,过程有多么痛苦,一旦你真的开始了,其实也就那样罢了。
可能你眼前还有一道数学难题没有解决,可能你眼前还有一百个英语单词没有背,以前的你也许选择了拖延,选择了逃避,但现在的你不一样了,你不再害怕这些所谓的困难,你直接开始行动,有难题就去解决,就去思考,就去问同学,有单词就去背,就去默写,就去重复…
一旦开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就变得自然而然,但前提是你已经开始了行动。
所以,别怕,无论学习任务多么艰巨都别怕,只要你敢于开始行动就没什么值得你害怕,因为作为人,我们的基因设定就倾向于帮助我们投入和专注,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
你说,有了基因这么强大的武器,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要做的是选好路,而一旦开始走,基因帮我们专注。
#4.敢于在高潮时停下
对于高三这种长期高强度的应考训练,有一点常被提到但很少被讲明白,那就是:
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什么叫打持久战,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除了饮食规律,作息健康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学会“在高潮时停下”
每个高三的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某一天你状态特别好,作业完成得特别快,课外习题做得也异常顺利,背书记忆也效率奇高,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在当天多学习一会而,因为那一天的你因为状态良好学习起来非常“爽”,谁不想抓住这个机会多学习点东西呢?
这个想法没错,但不够聪明,我们说了我们要打持久战。
回到刚刚那个情景,也许你会选择在平时安排的学习时间之外额外加班再做一套数学试卷,做完发现依然精神抖擞状态奇佳,于是你又开始做一套理科综合试卷…
直到你连续遇到难题苦思冥想得不出答案,直到你最好的状态消失不见,直到你在当天临近结束的时候竟然又开始了自我怀疑…
既然是持久战,收获成就感甚至是爽感并保持对战斗的正向期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那会让你在第二天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并且你能想象一旦你带着成就感和期待投入第二天的学习,你会心情愉悦,思维敏捷,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投入和专注也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而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却是持久战里要极力避免的,因为他会让你对第二天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相信你也有体会,一旦你在心情复杂甚至低落的时候开始学习,结果往往是三心二意,漏洞百出,坐立难安,效率低下…结果第二天对学习更加厌恶,以至于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说,在持久战的前提下,我们要敢于在“学习高潮”时及时停下,该休息就休息,以保留一份成就感和对第二天学习的期待感。
而不是不知疲倦地学习做题,直到把好不容易体会到的学习“爽感”消耗殆尽,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一句话概括就是:
我选择停下不是因为我学不动了,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始。
别怕浪费那一点点时间,我们打的是持久战呢!
相信我,长期收获学习的成就感并保持对第二天学习的正向期待将是你“静心学习”的可靠保障。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接下来怎么做,看你了。
为了做到有用这篇文章真的写了蛮久蛮久
希望大家点个赞,谢谢大家!拜托拜托
也可以点个关注和振宇做朋友
答主:王振宇(985大三在读 | 生活黑客 | 知乎10万关注)我有10个万赞干货答案,关于高考的干货回答获得了40万的点赞+70万的收藏,在知乎高三板块排名第四,关于高三和成长我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持续地做得更好更多
另外我的公众号“学不成归来”更值得关注
坚持每周干货更新(比知乎更快更及时),里面把知乎总共70收藏的原创学习方法、心态调整、考试技巧、个人成长的最新思考做了分类,也把高考真题、学习资料等等做了梳理和分享,5万人在这里获得了真正的进步,欢迎你来。
最后了解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作为一名高三答主我写东西有一个坚持的原则,那就是
真正对学生有用。
因为作为一个三年前每天花费无数时间在知乎上搜索各种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我深知“高三学生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花很多时间阅读却没有收获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上面你们看到的文章就是在这样的标准下写出来的。
学习方法无疑是高三学生所需要的,但每天花时间寻找零碎的学习方法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针对高考这样一个规范的系统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科学完善成体系的学习方法论。
可是市面上除了各种大同小异只教知识的教辅之外竟然找不到一本真正能够教会你“怎么学”的方法指南。
为了把自己对“有用”的坚持进一步贯彻到底,我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出了也许是第一本完全针对高考的系统提分学习方法论书籍《高三突围》
全书28万字的篇幅几乎完善地涵盖了高三的所有问题,系统地从认知、心态、习惯、技巧、方法、学科六大维度为高三的同学提供了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指南,这篇有关学习状态调整的文章经过优化和补充才被涵盖其中,剩下内容的质量比起这一篇有增无减。
知乎点赞40次收藏70万次是大家对它的认可,去年这些内容帮助了近100名同学提分100+,近500名同学提分50+,相信今年以书籍形式系统呈现的更丰富更深入的内容一定能够真正地帮你完成高三的突围。
作为在知乎点赞收藏超过100万的高考领域也许最好的答主之一,我有信心说针对高三的学习经验书中给你的也许已经是最好的了,不信大家可以自行进行对比。
所以我真正希望通过这样一本能够提供完善学习方法的书籍帮大家把花在知乎上搜索学习方法的时间从每天1个小时减少到一共只需要4个小时然后把省下的几百个小时高效科学地用在学习本身上。而这也正是我创作这本书真正的追求——
除了知识,关于高三的一切,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书籍发布以来已经有2000名同学开始实践,而过去的经验已经告诉我提高100分根本算不得奇迹,如果想的话你也可以翻开这本书试一试。
书籍入口:在公众号 学不成归来 后台 回复书名“高三突围”即可进入书籍页面
收到很多同学的私信说希望有一个高三的群,于是我花了很多心思去建了QQ群里面会定期分享高考相关的资源(真题、资料、文档等等),还有学长学姐的问题答疑,像下面这样的
更关键的是能找到你在高三的同行伙伴
qq群:746534257
感谢你看到这里,最近我的文章在多个平台都出现了被抄袭的情况,而你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坚持原创有价值内容的最大动力
所以在文末开通了赞赏,哪怕一元也是认可,我都会认真感谢。
正值一轮复习 建议你看看这篇详细到难以置信的一轮复习指南(3.5w字别被吓到了)
高三一轮复习怎样才能达到质变?1.5 万赞同 · 469 评论回答
作者:王振宇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