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6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别让孩子为你的人生买单

2017 年除夕夜,云南镇雄县 15 岁的男孩小龙服农药自杀,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叹息。小龙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他无暇过问。

父亲脾气暴躁,在外不如意便回家打骂孩子。性格孤僻又叛逆的小龙默默忍受,最终为了“给自己一个解脱”,选择以自杀来报复。他在遗书中指责父亲给自己压力,让他难受,字字句句令人痛心。

三毛曾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然而,这样的期望往往会变成孩子沉重的压力。一份涉及全国 13 个省 1.5 万名学生的报告显示,中学生每 5 个人中就有 1 人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 6.5%。其中,学习压力成为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好好学习,长大没出息”这句话常被父母挂在嘴边,为孩子未来着想本无错,但自己不努力,却要孩子拼命成为“有权势”“光宗耀祖”“有脸面”的人,实在有些不切实际。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 146 所院校中,只有 3%的学生出身贫寒,有超过 70%的学生出身富足。家长本身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奋斗精神、职业道德,甚至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

然而,有太多父母不过是平凡普通的市民工人,甚至“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但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虽然普通,却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不指望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只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有一技之长。认清现实,敢承认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把过多私人预期压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家长才更难能可贵。

还有一类家长,将孩子的成长道路规划成自己梦想的样子。孩子“不达标”,便质问责骂;孩子迷惘时,却不知孩子内心的困惑。子女生来不是还债的,没有义务帮父母弥补人生。

郎朗成名后,许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复制他的人生,却不考虑孩子的天分和性格。以别人为标杆,让孩子去模仿,不如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起跑线。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把要说的话做给孩子看。杨澜谈及自己的教育经历时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三流的家长看成绩,二流的家长看成长,一流的家长看自己。

“望子成龙”本没有错,但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鸡窝,却指望孩子变凤凰。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让孩子为我们的人生买单。让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文章转载自525心理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