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接到为人父母者的咨询:我的孩子一身的缺点,上课不想上,作业不认真,经常玩手机,还特别不听话,无论父母说什么,都像耳边风,有时候还故意对着干。
也经常接到青少年学生的咨询:我父母特别讨厌我,我也特别讨厌他们,我不想上学,也不想呆在家力,不想跟他们说话,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有的学生甚至问,是不是只有我不在了他们才会开心。
一边是恨铁不成钢的焦虑父母,一边是分分钟想逃离的苦逼孩子。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那么“不好”,而“不好”的孩子看起来也确实越来越“不好”;而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教育都是桎梏、是寒风、是利刃,在一步步把自己推远。父母呕心沥血、甚至处心积虑、声嘶力竭,却总也教育不好孩子,有的还沦为孩子的“敌人”。在父母的愤怒和孩子的对抗中,孩子的“缺点”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救药”。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01
最近一则新闻,震惊了所有的中国家庭。上海某中学17岁的男生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回家路上,男生与妈妈说了这件事,结果遭到妈妈的强烈批评。甚至在途径卢浦大桥时,妈妈把车子停在路中间,不顾身边车流滚滚,跑下车去“教育”后排的孩子。而在几秒钟之后,男生趁妈妈到前排上车的一瞬间,突然打开车门,冲向桥边,一跃而下。从视频可以看到,男孩从下车到跳桥,没有任何犹豫,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17年的苦心养育,一瞬间天人两隔。
从伦理道德,我们不应再去指责或者惊扰这位痛苦至极的妈妈。但仍然有很多网友禁不住追问: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使得这位妈妈在车流滚滚的高架桥上,都忍不住要停下车来,对孩子批判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使得这个17岁的男生决然向死,面对那么高的高架桥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犹豫?
作为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工作者,笔者想用两个假设去剖析悲剧发生的心理背景:假设这位妈妈对孩子始终是欣赏的,是开放包容的,那么面对孩子的倾诉(与同学闹矛盾),应该断然不会有什么不高兴,更不会在高架桥上都忍不住要停下车来“批评”孩子;假设孩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性得到欣赏和肯定,那么即使这一次确实是自己错了、确实是被妈妈不当批评,孩子应该也不会感到如此绝望,更不会在5秒钟之内决然下车跳桥轻生。
也就是,如果这个家庭长期充满欣赏和喜悦,那么这样的悲剧就断然不会发生。
中途停车的背后必然是妈妈对孩子某些缺点的不能容忍,决然向死的背后必然是孩子对自己持续性的深度绝望----不一定坏到无可救药,但是缺点被持续盯着,就会被放大;缺点一一旦放大,就会变成深渊。压垮骆驼的往往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由此引发了很多网友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望:好像自己很少得到父母的欣赏和夸奖,而更多是各种恶毒的谩骂与嫌弃。
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父母的担忧:以后,我们还敢批评孩子吗?
02
中国的父母为什么不敢、不愿意对孩子表达欣赏和肯定(当然,部分已经懂得欣赏孩子的父母除外)?因为多数中国父母的内心横亘着两个硬核:中庸和自卑。
认为中庸是孩子应该奉行的生存哲学。“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小心能驶万年船”之类的中庸文化延绵千年,深入很多中国父母的骨骼和血液,生怕孩子出头冒进、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习惯性会采取压制、内敛的教育手段。有些父母甚至连孩子站队,都要求孩子不要站第一排;如果孩子有“出头鸟”嫌疑,立马会予以制止:“你看看还有谁像你一样”;如果孩子与同学闹了矛盾,无论孩子有没有过错或者委屈,都会教育孩子“以和为贵”“过去的事就算了”“你也要想想自己也有责任”,甚至不问青红皂白指责孩子:“为什么他不和别人吵架,偏偏和你吵架,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认为谦恭是必须始终挂在嘴上的美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被有些父母奉为颠覆不灭的真理,随时随地落实。遇到有亲友夸奖孩子,立马要纠正:“哪里哪里,其实表现还一般,还需要继续努力”;孩子钢琴通过考级正在得意,立马提醒:“张阿姨的女儿比你还小,已经过了八级了”;孩子画画得了奖,忍不住引导:“千万不要骄傲,绘画艺术博大精深,你要走的路还很长……”
认为“负激励”的比较和鞭策更有教育效果。或源于原生家庭某些理念和方式的复制,或源于内心深处的某信信念,中国父母很多会习惯性以自卑驱动的“负激励”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孩子考试得了99分,不是夸奖孩子的成绩,而是鞭策“为什么又丢了1分”;孩子考试考了100分,则鞭策“要是每次都考一百分才好”;弟弟学习不怎么上心,“你看看姐姐学习多认真,你什么时候能像姐姐一样让我省心”;姐姐每天看书不怎么运动,“你看看你班里的王小欣,人家每天都有打球和跑步……”
认为语言越恶毒越能体现“教之严”。面对“缺点”不断的孩子,很多父母不去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不敢用“相信”的力量去引导,而是惯性使用恶毒语音以彰显自己的严厉(本质上仍然是自卑心态使然):“你怎么这么没用”“我看到你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全世界差到你为止”“笨得像猪一样”“每天就知道玩手机你都快成废人了”“别人都会做的题你怎么不会做,难道你的脑子装的是木头”“我看你是没救了”之类言辞成为一些父母的口头禅;“你怎不去死”“你有本事就死给我看”“你活着也是丢人现眼”之类,在父母看来,可能只是司空见惯的“鞭策”,是“教之严”,但孩子收到的却是父母的否定、不耐烦和失望,是日复一日、凌虐不止的利刃。
其实父母想表达的应该是:你还有不足,所以你还要努力。但是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孩子收到的信息就只剩下:你不好不好不好不好不好不好……
03
很多父母发现,好像优秀的孩子每个方面都优秀,无论是学习成绩,孩子自律品质,还是为人素养,都足以成为同龄人的榜样。而“差劲”的孩子,无论你怎么纠正,怎么讲道理,总是会越来越“差劲”,“缺点”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不愿意对话,越来越像一根荆棘。
有些父母经常出离愤怒:都说了一百次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有些父母甚至彻底失望:我这个孩子肯定没救了,屡教不改,肯定是天生心理有问题!
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
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差劲”的孩子是骂出来的。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被欣赏、被肯定的教育环境下,往往会对自己积极评价,并且希望维持和巩固这种积极评价,故很容易滋生出积极的行动力和改善力,在各方面持续向好;而孩子在被嫌弃、被否定的教育环境下,往往会对自己消极评价,并且会延续和认同这种评价,认为自己确实“不行”,从而弱化行动力和改善力,并泛化为对其他方面也降低要求,不愿进取;同时由于某些缺陷被经常强调,孩子会习惯或恐惧于这种缺陷,认为自己无力改变而不能自拔、放任自流;如果孩子正值逆反期,则还会出现故意对抗、自暴自弃的心理,更加强化“缺点”的存在以宣泄自己的不满。为什么孩子的缺点会越骂越多,越骂越“巩固”,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
特别是,经常被嫌弃、被否定的孩子,其自信心和安全感必然受到损伤,或许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你好”,但一个自信全无、自评无力的孩子,又从哪里获取力量走在向好的路上?
04
难免又回到“怎么办”的问题。
其实教育学家早已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古人也提出“数子十短不如奖子一长”的古训,甚至明确提出“七不责”原则: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父母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道理其实很多,教科书上随便翻翻就能找到一大推,很多父母在咨询中也经常提到: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究其原因,不是难度太高,而是教育者自身的问题,高期待导致高焦虑、认为管用、思维或行为惯性。
说到底仍然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合理看待孩子的成长。可能是焦虑于未来竞争的激烈或父母对自身要求严格,所以对孩子也期望高、要求严,不允许孩子懈怠,不允许孩子有缺陷,只要孩子懈怠或有缺点,就会焦虑不安,就忍不住要说道一番,生怕孩子走弯路走错路,未来落后于他人。
但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心理特点,他们要用自己的心智和眼光去认知这个世界、架构自己的世界。如果按成年的人的认知和节奏去“鞭策”孩子,很可能陷入拔苗助长、南辕北辙的误区。而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正视孩子成长路上的问题,用爱而不是用打击、用相信而不是用否定、用耐心而不是用嫌弃去面对孩子,去扶持孩子的磕磕碰碰,孩子才能有效汲取力量,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稳。
真正认识到发脾气的教育效果为零。亲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暴怒、指责、否定式的教育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此时更多会恐惧于情绪,而不是受教于内容。如果出现了对抗心理,则教育效果更加为零。但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对亲子关系的伤害,却不可避免。明乎此,或许有利于父母放弃对发脾气的教育方式的依赖,知其没用,自会不用。
欲教育先情感,欲纠正先连接。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平时注意与孩子保持有效的情感连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放到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连接,只有“道理”,没有情感,只有指责,自然是“说一百遍也没用”。
努力“去我执”改一改语言暴力。即使是为了自己也要努力去除语言暴力,毕竟语言暴力在哪里都不受欢迎。那种动辄把孩子往差处比、往死里逼的“恶毒”言辞,只会分分钟将孩子的心撕裂一地,而不会有任何教育效果。少一些“你为什么不去死”、“全世界笨到你为止”,多一些“我看也不错”“你觉得行就行”“其实你已经很努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所以父母的温暖言辞、积极鼓励,才是真正的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才是孩子向善向好生生不息的心理动力。
不少父母喜欢以“我就是这样一种性格”为借口,为自己的言辞犀利、语言暴力开脱,并认为自己“无法改变”。记得有一位父亲60多岁,一贯言辞犀利,喜欢打击人,“不懂得啥叫尊重”,人际关系紧张,30多岁的儿子一直陷于深度自卑。带孩子过来咨询多次表示“朱老师,我就是这种性格,改不了了”。但是在我引导他真正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并一句句通过日常表达句式进行示范、通过多次咨询之后,这位老父亲的表达柔和了很多,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其儿子的自卑、敌对、偏执也少了很多。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年,一直相信,没有什么是改善不了的,除非你不愿意改。
教育是一门艺术,但是也不是难于上青天的工程。你的欣赏多了,孩子的缺点就少了。你的嫌弃少了,孩子的优点就多了。试着改变一下你的方式,不要带着钉子去看待你的孩子。相信你能行的。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与智慧的远行。多一些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一些掌握教育策略,既施教以科学,又予爱以耐心。只有在安全的背景下,爱才会发生力量。在充满爱与温暖的路上,孩子的身心才会健康成长。
文章转载自525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