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特色教育体系,设计的初衷根本不是教育,而是为了完成一轮又一轮的筛选。
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本质是什么?是因为社会资源不够充分,不能按需分配给每个人,从而通过考试这种较为公平的方式进行筛选,是一场绝大多数人不得不参与的内卷游戏,至于考试的内容是什么,其实根本无足轻重,只是为了达到筛选的目的。
我记得知乎有一个提问,提问者是位澳门考生,他通过港澳考生通道进入武汉大学学习,一次心血来潮做了内地的高考试卷只考了很一般的分数,而武汉大学在内地至少需要600分才能够投档,但是这位同学最后顺利毕业了。
这说明什么?高考成绩很一般的同学完全可以被武汉大学培养并顺利毕业,600+的投档线只是因为资源不够导致的内卷而已。
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任何国家里都是存在的,而且是比较成熟有效的。然而,在我们特色教育体系中,“应试”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5个阶段将一个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我们应该按照五个步骤,一步一步去教育培养孩子。
对于应试教育而言,考生在每一个步骤中如何学习、学了什么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而是在每个步骤或者阶段的学习以后,如何去考察筛选学生成为关键问题。于是,在每个阶段过后,设计出标准化考试来选拔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我们特色教育体系中,我们的教育思路并不是按照一个正常的逻辑和步骤去教育学生,而是绕开了正常的教育环节,开辟了一个“特色”育人(培训考试机器)的步骤。我们可以不按照正常的逻辑,甚至摒弃逻辑和思考去培养高分考生,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考试技巧”。
纯粹意义上的学习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单纯就是为了求知,比如我想知道天文和宇宙的奥秘,我会找一些专业类书籍来阅读,从而了解宇宙的起源、过程和当下。学习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我在毕业后也会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面而已,而且这个阶段的读书没有期末考试的压力,反而会身心愉悦。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学校不断加大对于应试这个环节的培训和投入。以至于,我们自己和孩子们在应对考试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一个应有的逻辑去学习,而是想办法通过“即便不理解具体知识的情况下,也能把题目做对,把分数拿到手”。
这种应试模式如果做到极致,就是今天看到的各类考研和考公的培训机构。他们教大家的是如何在看不懂题目、或者完全不了解题目背景、或者没有读过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将题目做对。至于这道题背后深层次的知识,没必要掌握,因为题目就考到这里,你只管把这道选择题分数拿到手。
笔者在辅导考研的同学时,也是遵循这种分数最大化的培训方式。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模型就是从一堆需要考查的知识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对考生进行检测,如果他考了满分,代表他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如果只考了一半的分数,则代表他学习不理想。可真的是如此吗?非也!如果我研究了命题规律,能够判断考试范围,如一本书向来只考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从来不考,我只需要仔细研究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也能拿到很漂亮的分数,哪怕我对这本书后半部分完全不了解,这也是应试教育考查方式的弊端所在。
比如,我通过认真研究考试试题就会发现:每年考研的考试范围是有规律的,每年的试题通常只会考一个经典名著的名词解释。那么我只需总结历史上较为经典的著作名单,然后分别整理归类这些书的作者生平、写作内容、历史地位就可以了。至于这些书的具体内容,作为应试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我是不可能去看的。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本应该成体系有逻辑的知识,被教育者为了应试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毫无联系而你又不得不强行记住的考点。这个时候,你自然会觉得学习异常的枯燥。
我们其实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理解,我们只是掌握了一些仅仅在中国有用的投机取巧的考试技巧。而创新需要的是我们不断突破自己,这时候不会有人给我们设计一套标准化考试题,所以大部分人手足无措。
作者:汉大帮主高育良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