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
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
01
人人都有心理边界
我们身体的边界是物理性的,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心理的边界是虚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被觉察到。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是心理的边界。
心理上的自我边界不清,会投射到身体的边界上。
这样的人在公共场所不知道跟他人保持必要的身体距离,
比如:
排队的时候,在空间很大的情况下,还贴着他人站着,甚至直接用身体把别人顶开;
或者过近距离跟他人说话,别人退一步他更进一步,唾沫飞到别人脸上都觉察不到。
对自己的身体边界不敏感的人,对别人的身体边界也会不敏感。
在高铁狭小的空间里高声打电话的人,声音的扩散象征着他们自我的扩散,并侵犯了他人的自我边界。
这样的人会让人不舒服,但他们不太会是“坏人”,因为他们“没心没肺”的,他们有时候还可能让人觉得温暖,这个感觉也来自他们的“自我边界不清”。
02
生活中我们时不时就会跨越边界
所有的关系,都有界限,包括爱,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夫妻伴侣之间的爱,朋友之间,都一样需要界限。如果界限不清,就容易陷入纠结的痛苦中。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亲子关系中:
过度保护:父母可能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和成长,而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如选择学校、职业甚至婚姻伴侣。
这种行为可能会阻碍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和反抗心理。
隐私侵犯:父母可能会未经允许查看孩子的日记、手机等私人物品,这种行为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可能会损害亲子间的信任关系。
夫妻关系中:
控制行为:在夫妻关系中,一方可能会试图控制另一方的行为,如限制社交活动、经济支出等,这种控制行为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和不满。
情感依赖:夫妻中的一方可能过分依赖另一方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忽视了个人的情感独立性,这可能会导致关系失衡和压力。
职场关系中:
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在职场中,如果员工不能很好地区分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家庭和社交生活。
过度干涉:同事之间可能会过度干涉对方的工作,不仅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还可能影响到团队的协作和效率。
朋友关系中:
过度索取:朋友之间可能会有人过度索取帮助或支持,而不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能力,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
缺乏尊重:朋友可能会因为缺乏界限感而不尊重对方的选择和决定,如对对方的私生活进行评判或干预,这可能会损害友谊。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这些都是谁惹的祸?
这是中国人模糊的界限感惹的祸,就如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既有独立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的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常处于两难状态。
03
中国人是重视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
记得小时候,从城市返回农村的父母因习惯于关着院门,而遭到邻里非议,因为,面对关着的院门,他们不能象走进自家院门一样心无界蒂,院门这个界限令他们很不舒服。
如果界限感仅限于物理上的个人空间或家庭空间的话,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对个人隐私的日益尊重,中国人的界限感已经大大增强。
但是对于心理层面上的个人空间和家庭空间,中国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同时,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很难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而,犹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得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统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
但如果一个人界限感模糊,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于是开始抱怨和不解:
“你怎么这么办事?”
“你凭什么这样对我?”
“你怎么竟有这种想法?”
“你的想法好奇怪!”
04
我们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
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
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孩子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
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于是开始冲突,于是开始痛苦。
在关乎高考志愿、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
那份关切似乎全是他们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帮助,一份关心,但却是害了孩子,因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恋人当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说“不”,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又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
不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
如此继续,会造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
所以,
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
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
05
如何设立清晰的边界?
设立清晰的边界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步骤。
首先,请记得你有权利。
如果成长时未受尊重,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没有权利。
例如,你应当有隐私权、拒绝权,有受到尊重、改变主意、取消承诺、让下属按要求工作、求助、独处、保存体力、不回答问题、不接电话、不回邮件等种种权利。想一想,这些权利都适用于哪些情形,并写下你的感受。
面对哪些情况,你经常心里说“不”,却仍然口头答应?你希望哪些事情发生?写下来,列出你的权利清单。什么阻止你不去坚持这些权利?写出你的底线。当然,争取权利时要礼貌。
比如“请不要指责我”,或“非常感谢您想到了我,但很遗憾我不能参加”。
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你也同样不该埋怨别人。当你受人埋怨时,如果认为不是你的责任,无需辩解或道歉,可以说“我不对这件事负责”。
其次, 明确沟通你的界限。
通过清晰、直接的沟通来表达你的界限。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线,并要求他们尊重这些底线。
使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感受和需求,例如:“当你做...时,我感到...,请...”。
同时自信地坚持你的底线。
当别人第一次越过你的界限时,要果断地站出来。如果你不坚持,他们可能会继续这样做。
不要为维护自己的界限感到内疚或羞耻。真正关心你的人会尊重你的决定。
最后,要学会说“不”。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你不需要为此提供长篇的解释或辩解。
学会拒绝那些不符合你价值观或对你不利的请求或邀请。
拥有自我意识和坚定自信是第一步。设立界限不是自私,相反,这是自爱、自尊——每次对别人说“No”,都是对自己说“Yes”。
文章转载自525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