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众多文艺青年男女奉为圣品的佳作。电影讲述了女主人公市子在从城市回到家乡小森之后独自一人生活的描述。其中穿插了市子的身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高中时被母亲抛弃,而后独自去大城市打拼,因失恋受伤从而返回小森独自疗伤,认真生活,最后重新返回城市找回自我。
这部电影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电影中出现的各类美食,以及主人公极端自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很多人在看完电影之后叫嚣着要学习市子,回到乡下,过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在这里,鱼姐就特别想问那些嗷嗷叫唤要回归田园的的人一句话,你做好被农活累死的准备了么?如果没有,请圆润地滚回去。
也许有人会说,那市子一个姑娘能做得了,为啥我做不了。市子是一般的姑娘么?你们没有看到她和超市小哥一起搬东西时候被夸赞的大力气?你没看到和悠太一起搬运虹鳟鱼时那个超有力气的市子?
如果你看完《小森林》只看到田园生活和没事,那鱼姐只能说你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真正在聊得其实也很简单:孤独。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
还记得电影开始对小森地形的描述么?被群山包围,到夏天就成为一个烟雾氤氲的地方,仿佛被隐藏住了。从小森去最近的超市来回也要将近3个小时。从地形上来说,小森就是一个孤独的地方。
电影中吉子的奶奶在吉子收水稻的时候和她的一段聊天里说到:在市子你们出生很久之前我们一直都在这样生活了。生儿育女,下田劳作,收拾家务。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一种重复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孤独。人们的生活依靠这片土地而生,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依循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繁衍生息,没有过多的动荡也没有太大的起伏。
再看电影中市子的家,是在一个单独的小山坡上,背靠的就是一整座的森林。可以推测小森人家的住房都不会靠的太近,互相之间的沟通往来不会非常的频繁,这样本身就会带有一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
电影中一些背景的设置,包括对市子生活状态的刻画都透露出浓厚的孤独的味道。这个在很多日式电影中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像《深夜食堂》,老板的店打烊之后的样子。比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寻觅陪伴的根本原因在于孤独。
所以,整个电影的基调其实是在说生活或者人类的本质都是孤独的。在这种孤独的常态面前。那些食物、那些友谊、暧昧还有争吵才会显得多姿多彩。
孤独的底色之上是人间至味
《小森林》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其实就是孤独的自然色。在孤独的自然色上能够看到主人公生活的各种色彩。夏天浸泡在凉水里的西红柿,就着夏夜蝉鸣和好友一起分享冰镇米酒,在冬季里和闹别扭的闺蜜分享同一锅咖喱。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画面和美食背后蕴含的是主人公对生活的反抗。
即时孤独一人,即时背负着生活成本的开销压力,即时一直不敢面对生活的勇气而躲避在家乡。但是市子一直在努力地生活,按时起床,劳作,做饭、收拾家务。和闺蜜、好邻居相处。在合适的季节做合适的食物填报自己的肚子。在夏夜的晚上看着书听虫儿前赴后继。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市子在孤独的生活基底上努力挥洒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色彩。这些色彩归结于平时的一蔬一饭,春夏秋冬之中。这些都可以被称作是人间至味。
什么是人间至味,是你和生活的羁绊,是你和生活中来来往往的事物、人类之间的磨合交道。有很多人说李子柒的视频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但是和《小森林》比,李子柒的生活缺少一两分人间至味。
《小森林》剥开田园生活的外衣,其实是市子自我救赎的一个内核精神。这个内核精神包裹上美食、友情等各种羁绊之后,才烹调成了一锅“好汤”。这锅好汤是人间至味。
人间至味:你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说到现在,什么是人间至味。鱼姐无法给它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我想关于它的美好在《小森林》里都有所体现。人间至味是一箪食一瓢的质朴生活,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秋收冬藏的时间规律,也是万千平凡生活中一个人的平凡成长。
在《小森林》中,市子最后选择回去城市接纳过去那个胆小又失败的自己,在勇敢迈出这一步之后,过去所有的成长和伤害已经蜕变成她的成长。电影结束,市子回到小森,开始了建设小森的第一步。
至此,市子才算真正回到小森,开始她的生活。
《小森林》一个关于孤独和成长的故事。
作者:影视碎碎念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