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音乐,别管是不是专业的,没人不知道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多才多艺的现代人来说,人人都能唱上几句。小七就见过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没发现什么天赋,便让他去学唱歌了,可见音乐在生活中已是必需品。
\\
音乐与人的密切关系
《吕氏春秋》中有云,“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
意思是说,音乐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一样久远,音乐的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等变化规律,正是宇宙谐和律阴阳之道的一种集中体现,对于人生有独特作用。
音乐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消遣,也能对于心灵的一种抚慰。
直接作用于物质
好的旋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进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音乐疗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对生活的质朴观察,古人总结出古代五声音阶“角(jué)、徵(zh ǐ)、宫、商、羽”,认为其分属“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并逐渐形成以五音来调节人体机能的音乐治疗,即五声调式养五脏。
后来佛教兴盛更是将音乐疗愈的作用进一步发扬光大,当作一种有为法,借音乐之力,收缩、扩展或者转换时空,收摄身心,进入慈悲和仁爱冥想,强化心灵力量和内心平衡,以此觉悟世间身心的本性为空,清净妙乐。
甚至早期佛教传到我国时,有一个“五不翻”的规定,要求从梵文翻译成汉语,遇到五类词语不予翻译,必须保留梵语原文的发音,位例第一条就是“秘咒不翻”,因为高僧大德认为,念诵经文咒语时的发音蕴含着无上力量。
音乐是心药也是身药
音乐不仅可以作用于人的情感,引发联想、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宣泄消极情绪,提高人们的素养;还能治疗疾病,维护健康。
据传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被贬滁州后,郁愤难抒,患了臂指麻木的毛病,久治不愈。后来向友人孙道滋学习弹琴,“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而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音乐确实对心脏病、高血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癌症、神经性皮炎、荨麻疹、偏头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因为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的位置相邻,而音乐刺激造成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可以有效地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从而明显地降低疼痛。
“情绪上未被解决、阻挡疗愈共鸣的问题,会造成疾病状态的回转。”
在多年实践中发现经常的接触音乐节奏、旋律,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产生某些积极作用,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事实也是如此,在实践中发现,某些特定频率的音乐,对人类的身体有治愈力,可以创造共鸣,当两个系统在不同的频率振荡,能量转换造成它们对齐且在同一种频率中振动。
那些深谙声音韵律之人,了解到某些特定的频率对人类身体具有疗愈力,当人们被治愈频率诱导同步,自身心灵会和谐的振动。
通过音乐疗愈的聆听,帮助大家找到心灵的共鸣,安抚情绪实现自我疗愈,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给人以真正的快乐。
作者:七彩人生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