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作者:余华 长篇小说非常出名,凭借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获得了很多奖项。他的文字有其明显的特点,语言精练有趣,非常接近现实,有些创作都是以文革为背景,真实勇敢的揭露当时的社会。以最简洁的语言获得读者最饱满的共鸣,甚至催人泪下。
创作:
《第七天》是在《兄弟》之后时隔七年才创作出来的,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内容梗概:
作者之前的文章都是写生前的故事,这次选择了一个死后的角度。以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先写杨飞的故事,然后引出他的妻子李青,以及李青的后夫;从杨飞引出他的养父杨金彪和生父母一家;在杨飞死后遇见的鼠妹和武超;儿时给他喂奶亲似养母的李月珍以及他死后身后跟的二十七个婴儿等。都是以杨飞为主环引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但是故事的开篇非常的有趣,整个故事的背景都非常的荒诞,就是在荒诞中有很认真的故事让人读起来非常的讽刺。开篇主人公就已经死了,可笑的是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前往“火葬场”准备火化安息,可是他没有墓地,在死的世界与生的世界出乎意料的相似,只有花钱买了昂贵墓地的死者才能享受尊贵的额服务,而他们没有墓地的穷人只配得上普通服务,等待叫号,排队火化,可是因为“伟大”市长大人,导致火化也无法进行。于是主人公死后去了他生前和前妻住过的地方,引出他前妻的故事。他走着走着迷路了,看见了他人的故事,并且找到了组织——所有人都没钱买墓地的组织,于是逐渐展开一环套一环的故事。残酷却温暖。
读后感受:
读到中间的时候有些纳闷,为什么作者笔下的这些悲惨的死亡并且没钱买墓地安息的当时人们在这个世界仿佛很快乐,每个人仿佛并没有后悔死的可惜,并且我会忍不住思考有钱买墓地的那些人是怎么生活的,会不会更好?慢慢读到后面,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们看似贫穷,实际富有,他们拥有太多现实世界的人们没有的东西,这个世界善良、平等、和谐、不分贫贱与富贵、没有悲伤与仇恨。人人生而没得到平等,在那个世界,却做到了人人死而平等。
“那是什么地方?
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最后的两句话,给人深刻的回味。
选取死后的角度,好像离现实非常遥远,但是余华说:“这是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近了,因为我觉得不会再找到这样既近又远的方式。”所以作者塑造的近景世界是现实世界,远景世界是死者世界,其现实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冷酷的世界;死者世界是一个至善的、温暖的世界。正如他所言,“在写的时候感到现实世界的冷酷,写得也很狠,所以我需要温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给予自己希望,也想给予读者希望。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他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通过两个世界的对比,每一个故事的讲述,无不勾勒了人性中残忍、黑暗、丑恶。
或许在每个人心中也都幻想过死后究竟是什么样子?作者对死后的描写也许给了我们新的憧憬。
想起一个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在这个故事里,死后也是在另外一个世界,死后的家人们也会遇到,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死后的人们可以回到生前的世界与后嗣们相见。回去的通行证是人们的记忆。
“死亡不是终点,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遗忘。”
精彩摘抄:
我说出了思绪里突然出现的念头:“我怎么觉得死后反而是永生。”
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这里我们都是他的亲人,我们都要给他净身。
“我在这里每天都想见到你,可是我不想这么快就见到你”“爸爸,我们又在一起了。”
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蜜雪冰晨
文章转载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