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考试焦虑是一种恶性循环,它直接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进一步加剧考试焦虑……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陷越深,甚至影响身心健康。那怎样自我调节,能降低考试焦虑呢?
首先,调整期望值,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期望值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事前对结果能达到的预期值和目标,而它就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
焦虑发生时,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不是一场决定人生的考试,而是对这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同时,如果你紧张、恐慌、出冷汗时,不妨自我放松。如呼吸放松:深呼吸然后慢慢吐出;肌肉放松:紧紧的捏住拳头,再慢慢松开。这些放松训练经过不断练习都可以有效帮助你缓解焦虑。
其次,端正考试动机,理性评价考试成绩及背后的意义。
在目前升学、就业都需要通过考试成绩来选拔的社会中,成绩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无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不少人认为,成绩会影响到家庭、学校、社会对考生的评价,甚至把某些考试视为决定自己终身命运的“生死战”。认为考不好就没有前途的孩子,肯定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成天提心吊胆,害怕失败,而不能专注于学习本身。
我们可能经常听到身边同学说“完了,我要挂科了”“怎么办,我什么也不会”等消极的语言。当自己不断这样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时,结果可能会更糟糕。这时,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方式暗示自己,转移注意力,可以经常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一定没问题”。
当我们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不妨尝试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听音乐,散散步,打打球等。
总的来说,缓解考试焦虑就应该先适当调整期望值,切合实际地确定目标;然后明确动机,科学理性得看待成绩及意义。一旦孩子改变了思维的刻板性,认识到成才道路的多渠道性,考试焦虑自然会降低的。
作者:心理治疗师郭主任
文章转载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