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Elliot Aronson)和林德(Darwyn E. Linder)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请了四组被试。在共同参与一项活动后,让一名研究人员充当评判者,对四组被试进行点评。
实验中,阿伦森巧妙地让被试很自然地被评判者反复评价,同时让被试每次都可以听到这些评价。评价情形分为四种:第一种是肯定,评价始终是肯定的;第二种是否定,评价始终是否定的;第三种是提高,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并最终达到第一种情况的肯定水平;第四种是降低,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水平逐渐下降,最后降到第二种情况的否定水平上。
实验最后让被试评价自己喜欢评判者的程度。结果,喜欢水平的升降趋势是:
结果显示,先贬后褒(第三种)的喜欢水平最高,先褒后贬(第四种)的最低,一致肯定(第一种)、一直否(第二种)定排在第二、第三。
这就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我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水乎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后来的相关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并把这一现象称为得失原则。阿伦森幽默地将其称为对婚姻不忠定律。
得失原则(Gain-lost principle),也称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Increase and decrease principle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阿伦森效应(Aronson effect)、得失效应(Gain-lost effect)、增减效应(Increase-decrease effect),指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倾向于非常喜欢那些对自己喜爱或尊重程度明显提高的人,非常不喜欢那些对自己喜爱或者尊重程度明显降低的人。
现实中,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但是”之后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为重点,“但是”用在哪里能够决定他的喜悦情绪,人们更喜欢先贬后褒,更厌恶先褒后贬。
文章转载自知乎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