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1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书会读书会

有没有人看过《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分享下对这部书的评价或者感触吗?

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只是单纯地喜欢它的封面。没带太多的兴致,因为心想也不过是一本很普通的关于励志心理的书籍……

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通过女主角李若菱与智者的接触,讲述了若菱从失败、失落、失意走向成功、喜悦、和平的过程,揭示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是突破了大多数传统书籍对这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直接论述,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走进作者论述的观点里,进而走进自己内心中那个真实的自己。

故事的女主角若菱的生活很不幸,虽然她有美丽的外貌,在公司里身居要职,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但她并不开心,家庭中,由于婚后多年不孕,不仅遭到婆婆小姑的嘲讽,还有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里,又有小人的尔虞我诈……她脑海里时刻都闪过轻生的念头,在一次和丈夫吵架离家出走后她遇到一个老人,在与老人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后,她终于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定位。

我读完全书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颈酸,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会有让你觉得认同的地方以及恍然大悟的点,于是便不住的点头表示认可和受益匪浅。对于我而言最喜爱的一句话,也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初看这句话你的概括一定是:太唯心了!没错我也和你一样。但是当你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觉得这句话:太精辟了!从小接受的唯物主义的教育让我们知道并认定,我们所处的是个物质世界,物质也将不会随着人的意识的转移而转移。但是你是不是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我的人生就好像是一场戏,但角色却永远只有我一个,当演到痛苦的桥段的时候,多么希望可以转台,可事实却无能为力”。

其实,我们所有的情感都来自于自我本身,所有信息的过滤也是通过自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地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

喜欢书中的这样一个解释,概括起来说就是:

喜悦与快乐的不同在于喜悦是发自内心的,是不会随着物质的消灭而灭失的;但快乐却相反,它来自于外部,是随着外界的某些你所追求的刺激的出现而产生的,自然一旦这个刺激消失了那么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

快乐不快乐决定权在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不停地向外界抓取,去抓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失落。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

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慢慢找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记得有句禅语是这样说的:烦恼本自寻,心静自然无。

在佛教中也有“心魔”一词,我们所有的恐惧,紧张,畏缩等负面的情绪其实也都产生于我们的本心。本心了然,自然无愁。我们也会常常用“关心”作为“借口”来“担心”,来烦恼,好比母亲出于“关心”要求出门的孩子要小心过马路;好比妻子出于“关心”要求生活不规律的丈夫要节制;好比老师出于“关心”要求功课不好的学生要好好学习……

其实深究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关心”的背后藏着的是对自己的保护。母亲的“关心”是希望孩子不要出事,因为如果出事母亲一定会痛苦;妻子的“关心”是希望丈夫不要生病,因为如果生病妻子一定会难过;老师的“关心”是希望学生不要跟不上,因为如果跟不上老师一定会挨批……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人性的美好,只是我们希望将由“关心”所产生的“要求”或“担心”变为“祝福”,去祝福孩子的平安;去祝福丈夫的健康;去祝福学生的聪颖……

正如书中所说的: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他人的事我们管不着,唯一可以管的只有自己的事,所以请管好自己的事,祝福他人的事,看着老天的事!

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抽搐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保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感恩吧,感谢一切值得和不值得感谢的东西,那样他将会带你走上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你将不会再为道路的漫长、枯燥、寂寞、不确定而感到疲惫、焦虑和不安。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每个客体其实都是“李若菱”,我们都迷茫过,我们都徘徊过,但请给自己一个机会,和“智者”来番对话。轻轻推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美好的?丑恶的?完美的?残缺的?

其实那里什么都没有,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心。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作者:痛饮狂歌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