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8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剧心理剧

心理剧技巧

心理剧的演出是一连串由主角的自发性和团体的共同创造力所衍生出来的惊喜,但一场精采的演出必须有其先备的条件,舞台、主角、导演、辅角、观众是最基本的必备要素,另外不可或缺的还包括暖身的历程,我的启蒙老师游淑瑜教授就曾经在课堂上说过,心理剧的历程其实就是不断地暖身、催化、自发和创造。

暖身在任何团体形成之初,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好的暖身活动会凝聚成员向心力,形成好团体动力,引导团体成员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充分表达真实的内在自我,这点在所有治疗或成长团体都是同样重要的一环,但暖身活动对心理剧团体的意义除了上述凝聚向心力、形成团体动力、塑造团体氛围外,更具有延展到剧的形成的功能,此外,和其它团体暖身定义不同的是,心理剧的暖身并不只限于「暖身阶段」,严格地说,心理剧的行进历程是随时随地在暖身,每一个发展活动都是为下一个进行的方向在铺陈,因此,暖身活动对心理剧团体而言,并不只是起始的活动技巧而已,而具有实穿全场的催化作用。

缘于心理剧暖身活动的重要性及多样貌,以下就心理剧导演暖身实务经验的访谈资料来加以分析探讨。

【三位导演的访谈整理】

本文邀访三位已取得心理剧导演执照的现场实务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结果摘述如下。

新细明体文字部份为研究者与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再经研究者诠释整理后所作陈述,标楷体文字的部份则为受访者的访谈原文,其后括号内的英文代号与数字为资料编码。

心理剧暖身活动
  对暖身活动整体的看法
  导演的暖身
  暖身活动的设计与应用
  导演暖身技巧养成
  暖身与选角的关系
  常用的暖身活动

*导演对暖身活动的整体看法

心理剧是训练自发和创造的,有时候我们透过表达性的东西打开右脑。暖身的目的在触发自我觉察的部份,有觉察才有治疗的可能。

…暖身就是暖团体嘛!一方面要让团体有信任的感觉,另一方面让团体成员可以跟自己接触,这很重要,成员可以和自己心理接触,然后慢慢朝向心理剧的方向去发展。

当我还是成员的时候,觉得暖身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小活动而已,不知道它要干么对暖身活动整体的看法导演的暖身暖身活动的设计与应用导演暖身技巧养成暖身与选角的关系常用的暖身活动心理剧暖身活动图1 心理剧导演访谈编码之树形图

有时候还会有点尴尬,等我自己当导演的时候,才真正觉得暖身很重要,因为它可能关系着这个团体怎么形成它的动力。暖身活动应该是一个成员进入团体里面,第一个是让他安心的开始,第二个是接触自己的开始,这两个东西有点不一样。…暖身活动就是你怎么样提供一个很好的容器,让大家在里面都发酵,然后到最后的产出。

导演对暖身活动的综观,主要在引起成员的觉察和催化,并且认为好的暖身可以有助于团体的进行和产出。*导演的暖身我带团体前,通常会在研究室里,给自己安静的半小时,一方面让我静下来和自己接触,一方面想想团体给我的感觉。…当我自己比较稳定时,敏感度就会比较跟得上成员的状态,另一部份就会让我想到团体的感觉,比如说上一次团体的感觉,现在到什么程度,而我大概可以用什么来暖身。

我会早到场地,在那边整理整理东西,在场地走一走,感觉一下那边的场地,在活动中要暖自己就会让自己提问一些事后对团体动力有影响的问题,像搭肩、光谱图啊,他们的熟悉怎么, 也和这个团体的目标结合。

暖身在团体前有几个阶段,包括前一天晚上,或是当天早上,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那个议题的主观的返想,比如说我带的是大学生的失落团体,他们有什么失落的状态,大概都要先了解;违规的孩子,那我从小有什么违规的事情,大概先想一下,事先想一下大致的结构。

导演在团体前的暖身是必须的,包括人、事、时、 地、物等五方面的暖身,「人」是导演在心态上进入导演角色的准备,「事」包括对团体现在发生的事的观照和注意,「时」是在团体进行之前一段完整时间的自处和静心,「地」是对空间场地的熟悉和感应,「物」是团体进行前的材料物件之准备。

*暖身活动的设计与应用

1.设计的方式

我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六次团体的暖身活动,而是每次团体结束后才设计下一次的,我大部份的模式都是这样进行,其实暖身活动有一些口袋活动,像你们看到的那些都是口袋活动。可是呢?预定那一次用那个活动是无法预计的,对我来讲,我都是跟着每次团体的感觉,看我现在可以玩什么。

早期学心理剧的时候,如果它不是连续性的团体,我会先想好每次的暖身活动,现在大概比较会看那次团体的发展,再决定我下次要带什么,就比较有办法看到团体,基本上会有一些备案,看到时候的状况,决定要不要放新的东西进来。刚学的时候比较会选结构性的,会想我要做什么,稍微有我要带什么为主,到后来慢慢看到成员的自发,就能随时做改变。

2.活动的变更

在团体里面,我本来预定要用什么,可是我发现说我本来预定的不用了,因为我听到你们的声音,觉得那个很有趣,就像那次萌芽的比喻出来,给你们作自我的对话,其实本来当场那天的暖身活动不是要那样做,可是我听到你们的声响之后就改变了。

因为你们的团体是分开六次,我现在带工作坊比较多,工作坊的延续性比较强,因为六次的团体会有不同的变化,而且我们来都让你们先分享感觉,就会有一些变化,所以要看当时的感觉,就会给我一些灵感,可能完全换掉暖身活动,也可能稍微有一些变化,这要看当时候团体的感觉。

团体看起来比较文静不动的时候,可能就会站起来动,然后和别人有连结的,如果这个团体很high的话,是跑来跑去,就会做像画画,看他们进来当下的感觉,主要是看他们比较明显地在干什么。

暖身的目的是让成员顺着团体的路走下去,如果人家的暖身就已经在那边了,你为什么不用,…,顺势直接暖下去用就好,这跟团体的动力一致,团体的动力就在那里,反而这样更能顺利。

导演在暖身活动时,都有所谓的口袋活动或备案,可以跟着团体的动力做适时的调整,但初学时仍比较倾向设计好、结构式的暖身活动,在团体进行当中,有时会抽换原定的暖身活动,大多是因为看到成员的自发或团体当下的状况而决定的。

*导演暖身技巧的养成

参加心理剧团体很重要,我们参加团体,也被暖身,自己在暖身活动中体会感觉,比如说透过这个冥想的过程对自己有些帮助,当你导演时,就知道这个冥想怎么帮助你,因为知道在那个过程中怎么被帮助,所以导演时就会知道这东西怎么用,用那些音乐,怎么引导。

要先从自身的体验开始,这第一个,第二个对活动的精熟度也要练习,也就是说第一次带有点生疏,要不就这边漏一个,那边漏一个也没关系,慢慢慢慢带,你会知道,喔!音乐怎么用,这时候该讲什么话,而作画分组的时候又该怎么分之类的。第三个是当你有些活动都熟了,自然就会有些自发创造的东西。

大概就是参加一堆的活动,然后在团体中经过以后,觉得有一些活动还不错用的,就把它拿来用,用之后再做一些调整。…我自己蛮喜欢用艺术的,可能跟个性有关,就个性比较稳定、内向,比较没办法动态。

我觉得它比较是经验性来的,就是基本上我们要不断参加团体,然后看看老师怎么带的,到了一个程度之后,我会去看不同老师之间的风格,再来是别人的东西有没有被带进来,然后我自己也会慢慢有些自发和创造的东西出来。…我不敢说完全创新啦,但有时候拿老师的小片段,然后把它做大。

访谈中发现,导演暖身技巧的养成都是从经验开始,也就是多参加团体,从自己觉得有感觉的活动开始学习,再练习使用后改编成自己的风格。

*暖身与选角的关系

选主角吗?暖身不只是为做剧,整个团体的目的是要让成员去接触自己,做剧只是一个治疗的方式,做社会剧也OK,有时候我们也会在剧里面去玩小孩子的游戏,但基本上如果是一个心理剧团体,还是会希望走向心理剧。

我也不确定那天是不是有主角,我真的不确定,可是我觉得尽量去鼓励、去暖,如果真的不够就继续暖,其实那天没有剧也没有关系。

有些人他会站在主角和辅角中间,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其实很害怕做剧,那我就会问你要不要先去看看你这个害怕,看完之后再决定你要不要处理下去,有时候我就帮助他先看。…有一次我在处理一个主角,她和男朋友刚分手,可是她自己觉得很害怕去处理,那我就先处理她的害怕,害怕完之后,反而她就可以再下去,后来,她觉得在处理她前面那个害怕的部份对她帮助也很大。我帮助她走过那个过程,可是如果她没有站出来,只是想当个观众,表示说搞不好她连那个恐惧都不想去处理,那你怎么可能去帮助。

我觉得好的暖身会提供团体安定的感觉,跟彼此的连结,还有信任和凝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就一个光谱,本来那个光谱一端都是好学生,她就成绩比较不好一个人站在那里,可是后来我换了一个问题,结果一问,就另外一个数线出来,变成她走到团体里面了,另外一个成绩好的反而落单,我印象很深刻,从那个同学脸上的表情和态度就变了,她可能一直就觉得自己不够好,是孤单的,但在那个动作的过程中,因为问的问题不同,一走动,她就进入团体,我觉得对后来她进入团体不论去做主角或协助他人,都有一些效果的产生,就是把她暖进团体了。

暖身是自己和自己接触的过程,看到自己还有那些没有完形,看到自己有那些资源,看到他和整个团体、物理空间及导演之间连结的平衡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对成员来讲,暖身是一个触发和开发自己的关键过程,对导演来讲,就是发现资源、搜集资料的过程。暖身未必能顺利选角,而是让成员朝向心理剧发展的方式之一,若无法产生主角,也有替代的方式,如分组演出社会剧,即便没有剧也没关系,但好的暖身活动会帮助成员进入团体的工作状态。

*常用的暖身技巧

1.常用的暖身技巧

社会原子图、互相介绍、冥想作画、布啊、音乐舞蹈、空椅,常用的原因是这些活动自己比较有感觉。

我自己很喜欢冥想、喜欢用布、喜欢用肢体,因为我的身体很有感觉。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工作坊,这条数线到那条数线就是你的生命,你就去走走看,我在走的时候就很有感觉。

光谱图(数线),先搜集一些资料,搭肩、因为这些都是不用东西的、社会原子图,我还蛮喜欢没有媒材的,就是不用去买一些东西的,像做曼陀罗的画。

 

有冥想的,冥想说身体产生动物的啦,因为我觉得它比较简单,画画的,听音乐绘画,然后从画里面去导剧,效果好,但时间会拉很久,这几年就会比较少带,除非是时间上很够的团体,那我就会简化,又比如说,大楼电梯往地下室,出来之后出现三个房间,把这三个房间画下来,TSM模式,卡片带进来,能量卡去做暖身也比较快,冥想啊,智慧老人对你说话,或者是说,如果现在发生什么事情,想跟谁在一起。

2.印象深刻的暖身技巧

我对身体有感觉,我会摆个姿势,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感觉,所以会觉得可以让成员从这个过程中去觉察自己的感受。音乐我也很喜欢,…,找一些音乐反应出平和、气愤、激动、悲伤等,去反应出自己的意象,如果你有那些感觉,你可能就会被t o u c h到那些感觉。

我第一次参加的是……,就自他介绍,我跟你不认识,然后我介绍你,你介绍我这样子,要去讲别人就有点紧张,印象很深刻。后来我自己带心理剧,一整天的那种,我觉得这部份很好用,和别人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还有一个就是光谱图,光谱图印象深刻是它很好用,搜集资料很好用。

律动完,然后静心的绘画,然后变成一场剧,你会觉得很神奇,从音色当中就可以做出心理剧要的东西,还有像动物冥想,我觉得很简单,可以看到出现各种状况,我刚刚讲的搭电梯,大概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都会放到我自己可以带的过程里面去。

常用的暖身活动因为导演个人的经验会有所不同,但社会计量学的原理都充份使用在这些活动中。器材的准备和时间的限制,也会是导演使用暖身活动的考量。大部份印象深刻的暖身活动也多会运用到日后导演在带领团体所使用。

【自发中的成长】

对只有参加过一次心理剧团体经验的我来说,这篇报告无疑是一项大挑战,我试着从文献、导演的访谈、自身的体验,整理出心理剧暖身活动的特质和脉络,虽然觉得不足,仍希望在自发的成长经验里,和大家分享所见所得,以下几点是我所整理出来的总结。

(一) 从团体发展的动线来看,心理剧的暖身活动和后来的做剧有直接的关系,其中的联结性是一贯的。

(二) 暖身活动有使用媒材和不使用媒材的方式,使用音乐、绘画、布雕等媒材的方式,对导演而言,准备素材比较麻烦,但进行起来比较简单,对成员而言,这些媒介物的使用容易让成员降低防卫,卸下心甲,专心进入和自己在一起的状态中。

(三) 从访谈的结果发现,心理剧的暖身活动会因导演个人的风格、个性而有不同的方式,但都是环绕着社会计量学的原理在走。

(四) 导演暖身技巧的养成几乎都是由经验性的学习出发,这似乎意味着,要成为心理剧的导演就必须参加更多的心理剧团体。

(五) 暖身活动发展的变化主要是跟着成员的自发走,因为往往无法按既定的设计来进行,所以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口袋活动或备案,会视团体成员当下的状态而适时调整或改变。

(六) 表现性治疗架构(ETC理论)为心理剧暖身活动做了很好的诠释,导演在带暖身活动时,不妨多透过不同层次的表现架构,帮助成员完成更自发性的创造。

 

 

 

转载自心理学空间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