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焦虑情绪的箱庭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为由于考试引起的,出现紧张、担心、烦躁等不良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资料,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确定来访者因“压力大”等的引发了不良情绪,确定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在和求助者进行沟通协商后,确定采用箱庭疗法,循序渐进地帮助求助者提升内部疗愈力量,从而改变其不良情绪。经过三次咨询,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情绪,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考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箱庭疗法 心像 自我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馨,女,汉族,15岁,某高中一年级学生。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一般。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来访。经调查与询问,父母家人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小馨是家中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上小学二年级,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因忙于生计,很少陪伴她,但却对她很是疼爱。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父母对小馨寄予了很大希望,尤其是母亲,更是盼着她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将来能不再重复父母的生活窘迫之路。小馨从小特别懂事,勤俭节约,能充分理解父母的辛劳。小学六年,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一直是老师同学口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升学到重点高中后,感觉心理压力有点大。
3.精神状态:
紧张焦虑,情绪低落,自责,但有良好的记忆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知情意统一,人格完整。
4.躯体状态:
来访者有头疼心慌,焦虑不安等躯体症状。经医学检查无器质性性病变。
5.社会功能:
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学习效率下降,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损伤,个人无法摆脱,需咨询师帮助。
6.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
测量分为52分,在50—59分范围内,提示来访者有轻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近两个月来,经常感觉心烦气躁,总是感觉非常紧张,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经常胡思乱想,常出现头疼胃疼等情况,睡着了常被噩梦惊醒,不想学习。
2.个人陈述:
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想到高中的学生都很优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的不行,心里烦躁的很,还头疼胃疼。 经常想像电视中和幻想中的事,无法集中精力。我初中前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从来都没掉出班里的前三名。我们家里不富裕,现在也没有电脑,可是爸爸妈妈却非常重视我的学习,妈妈总是说只要我学习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有好工作,我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像她和爸爸这样苦。平时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工作非常辛苦,花钱很仔细,可是只要我需要的学习用品,像习题书之类的,他们给钱却很痛快,我有时心里过意不去想不买,妈妈为此还对我发过脾气,说这是该花的,等将来我考上好大学就好了。我知道爸爸妈妈非常不容易,所以就非常努力的学习,用好成绩来报答他们。今年9月份进入高中,第一个月过得非常顺利,可是经过第一次月考就什么都变了。老师说第一次月考是我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规范性测试,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准备,我也特别重视。可是因为太想考好了,所以考试时特别紧张,影响了我答题的思路和速度。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在班里排在了15名。我很不甘心,爸爸妈妈虽然很着急,但还是相信我的实力,老师也鼓励我以后考试不要紧张,正常发挥,期中考试肯定能取得好成绩,我入学时的成绩在班里是第二名。为了好好准备期中考试,我苦战一个月,课间都在做题,每天晚上十二点没睡过,“十一”放假和周末我的学习时间也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开始这样苦学的时候,我对期中考试很有信心,想着肯定能考好让爸爸妈妈高兴,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可是随着考试的临近,我又忽然不自信了,题也是越做越错。现在一拿到课本,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什么都想不起来。妈妈本来从不管我的学习,对我非常信任。可是期中考试后,妈妈也越来越紧张我的学习,晚上也不出去摆摊了,就坐在我旁边看着我写作业,而且天天都叮嘱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期末考试一定要赶上去。我常常听到爸爸妈妈的叹息,心里非常难过。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他们那么辛苦都是为我,可我不但不能帮他们,反而让他们担心。我心里很着急,可是越急越学不下去。学习效率很差,白天精神不好,上课根本集中不了精力,晚上睡觉后一直睡,不想起床。我的脾气也越来越不好,本来非常体谅父母,可是现在看到妈妈盯着我学就想给她发火。
3.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和他人的反映:
(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身材瘦小,身着校服,干净整洁。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能够较为主动的谈自己的事情,但是面带愁容。在讲述过程中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右手拇指和食指反复搓捏校服上衣拉链。口齿清楚,语速较快,很少有停顿。
(2)来访者班主任反映的情况:小馨入学成绩是班里的第二名,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刚开学时表现非常好,内向乖巧,不太和老师、同学说话,学习认真刻苦,上课发言虽不积极,可是叫起来总是回答的很出色。但自从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后,上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她成绩下滑迅速,找她谈过几次话,她都低头不语。据她妈妈反映,孩子一直聪明懂事,学习用功,成绩又好,以前根本不用大人操心。但是最近一个多月,经常不耐烦和发火,和她说话也不理。
4.评估与诊断:
(1)主要症状: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下降。
(2)诊断及依据:
诊断:对该来访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①严重程度标准:来访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刚升入高中,前两次考试失利,期末考试即将到来),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该来访者的反应强度不强烈,不良情绪仍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下,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但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下降。反应只局限在考试引起的焦虑,无回避和泛化。②病程标准:病程两个月左右。
综上所述,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①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个性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就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②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来访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③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仅是就事论事,没有出现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协调,确定了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帮助来访者分析两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分析学习对人生的意义。②改善来访者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的精神状态。③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
(2)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来访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焦虑的能力,完善来访者的个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6.咨询方案:
(1)咨询方法与原理
整个咨询主要采取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又叫心理沙盘或者沙盘游戏,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分析心理学基础上,融合了世界技法(World Technic)创建的心理治疗技术。在这个技术中,来访者利用沙子、玩具在沙箱中制作一个场景,以呈现其无意识内容,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以及展集体潜意识原型促进原型的发展,实现对来访者心理疾病的治疗。
张日升教授将sandplay引入中国时,考虑到了箱庭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在箱子里制作园林庭院又可以很好地表现卡尔夫的sandplay传统,所以在中国使用“箱庭疗法”这一名称。
“箱庭疗法”目前是一套最有效的、最具综合性的心理治疗系统,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心理行为系统。它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分析与治疗的。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表面上看他是在做游戏,实际上他赋予了这个游戏的模型特殊的意义,每种玩具都是来访者的心像,是他内在心灵的一种表达,所以,我们会很尊重他所呈现出来的沙盘。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发挥作用,沙盘游戏则能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当来访者对自己的摆放进行说明,心理咨询师便可与其展开讨论,帮助来访者找到一个内在的改变的途径,以便达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实现他自己作为人的内在价值。当治疗过程不断深入时,最终促使来访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
(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共3次,每次约五十分钟。
7.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某年1月3日)
主要是初始访谈,了解来访者情况,探讨问题,确定咨询目标等等,
第二次咨询:(第一次制作箱庭)(某年10月08日)
当我向小馨介绍完沙盘游戏疗法及会对她产生的帮助后,小馨有点迟疑的走向沙盘。她用手反复触摸着沙子 。
我打开类似催眠的音乐,并轻声指导她:请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你把手放到沙子上,用你的身心感受沙子……,把你的手放到沙子里面,用心感受他……,你可以随意地把玩沙子,专注地感受它。好,现在睁开眼睛,现在开始制作箱庭,你也可以继续玩沙子,当你想制作箱庭时,你就制作。制作时,可以去玩具柜里取出任何的玩具,做成任何的图案。
小馨没有动,一直在玩沙,等了一会儿我问她:“现在有什么感觉?”小馨轻声说:“凉凉的、滑滑的。”又稍停了一会儿,说:“很温暖。”
小馨的第一次沙盘
小馨先用手在沙盘的中部偏右的地方挖了一个湖,大约有5分钟时间;走到沙盘柜挑了一个茅草房,放到左上部;又挑了几个植物放到房屋的左侧;拿了一个建筑物放到左下方;又拿了一个戴大斗笠的人放到左侧中部;然后取了一个小孩坐着,放到左下角;又拿了一个小女孩放到小孩左侧;然后在沙盘柜上找了很久,找了一个高发髻的女子,放到戴斗笠的人旁边;然后拿了一只狗,放到左侧部分,又拿了一个南瓜放在狗的前边;取了一只大象放在湖边。最后她拿了一个小女孩,放到沙盘的边上。然后看着我说。摆好了。
我问小馨:开始拿的房子做什么用呢?她说,那是我家,我家是老房子。我家边上有树林。哦,我明白小馨为什么拿植物放在房子边上了。我问你拿的那个带水车的房子是什么呢?她说,那是我以前经常去的公园。我说,你能不能说说你摆的沙盘故事呢?她说,我以前去公园玩,公园里经常表演节目,有大象、和其他动物表演。我摆的是看节目。我问那些人都是看表演的嘛?她说:是的。我问她:这里面那个是你呢?她指了指站在沙盘边上的小女孩。
我说:你想给你的作品起个什么名字呢?
她想了一会说:看表演。
我又和她聊了一会她的理解和想法。
咨询时间到了,我问小馨做完沙盘后有什么感受?她说,高兴,心里舒服多了。问她要保留沙盘还是拆除,她说拆了,然后开始动手把沙具拿回沙具架,沙盘游戏结束。做完沙盘后,小馨脸上的愁容没有了,走的时候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再来。我和她说,下周吧,一共两次,下周就是最后一次了。她点点头。
沙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小馨会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反映出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承受的压力以及内心深处的困难,当然我们也会看到通过无意识带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沙盘所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做沙盘的过程中小馨对于人物有点害怕,几乎是利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将它们拿进沙盘的,表现了隐藏在其内心的恐惧。
2.整个沙盘看起来是不和谐的 。处在边缘的孤独、弱小、无助的小女孩,不协调的空白,都表现了小馨内在情绪的混乱和她内心行动的受困。
3.沙盘里的精彩的场面,呈现出活力的、有生气的场景,这是小馨心理内在能量的表现。
这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所呈现的真实的内在心灵世界!
咨询师感悟:
如果我们的孩子或是学生,真的是遇到了很大的心理困难或障碍甚至是很深的创伤,一开始我们实际上是不能直接的帮到他的,因为当这个障碍或是创伤没有被有效的关注时,她是不会告诉你的,不过往往可以通过沙盘游戏来缓冲一下,最神奇的是在沙盘里她还会呈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我想这就是“危机”吧,危险和机会始终是并存的。她自己不知道通过无意识会带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你能读懂这个沙盘,每一次做的沙盘都是她心路历程的一个坐标。
第三次咨询:(第二次制作箱庭)(某年10月15日)
小馨的最后一次沙盘:(某年10月15日)
当小馨第三次来访时。我首先问了她上次的情况,为什么离这么远看表演,她说不敢过去看。又问了关于学习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做沙盘吧,她说好啊。
小馨首先用右手在中间往两侧刮沙,然后用两只手挖沙,挖出了一个水湖。湖的周围高出一块;两只手在右侧中部按了几下;然后三株带花的植物,分别放在湖堤左侧的上下角和右侧的下角;按了一棵树在右上角;又拿了两个人坐在湖的上方;小馨考虑了一下,又找来一棵树,插在两个人的上方;然后她找出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放在湖的右前边;又挑了两个松树放在桌子的左边;然后小馨考虑了很久没大约10分钟,又走到柜子边挑了5分钟左右,终于拿来一个桥,架在湖的上边。
小馨仔细的看了沙盘3分钟,然后目光直着看向我,有点兴奋地说,老师,我做好了。
我问小馨,能不能给讲讲你做的沙盘呢?她愉快地说,行。我爸爸和妈妈在等我和弟弟回家。我问那个桌子和四把椅子试吃饭用的吗?她说,是我们四口人吃饭和说话用的,那两个人就是我父母。我问:你为什么在沙上按好多手印呢?她说不知道。我又问,那座桥做什么用呢?她严肃地说:那是我和弟弟回家时要经过的。
沙盘游戏强调的是在游戏过程中的变化与转机以及来访者内在治愈机制的启动。这也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目的所在。同时,沙盘游戏中的治愈力量也来自于无意识,或者是“道”。因而,灵性的表现,包括表现为宗教内容的象征性的出现,如佛像或佛塔、基督或十字架也都能够表现治愈主题中的转化意义和作用的。当沙盘中出现了确立自我或者自我为中心的场景时,说明来访者已经能够进入自我疗愈的阶段,资讯可以结束了。
小馨的最后一次沙盘里,湖在中央,在湖的中间加上了桥,而她本人则是从桥上经过。这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虽然这不是寺庙、 佛塔、十字架等神圣物品,但是,湖和桥都在沙盘的中心,而小馨也从桥中间过,这可以看成小馨自我意识萌生的迹象,她的自我已确立,可以结束咨询了。这是她本身内在力量启动的迹象,意味着小馨内在治愈力量的出现,是治愈主题中重要的表现形式。
效果评估:
(1)来访者自我评估:
小馨表示经过两次箱庭制作后,情绪有了很大改善,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正常从容的面对学习和考试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比较正常的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并且意识到自己的许多不合理的认知,尝试着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而调整自己的情绪,对自己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2)咨询师的评估:
来访者在沙盘游戏中用心体验,咨询效果不断得到巩固。经过回访与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来访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对学习不再焦虑,能坦然面对。改变了以前不合理的认知,并运用学到的方法剖析自我,成长了许多。
(3)他人评估:
班主任反映来访者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够较为主动的回答问题,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期末考试的成绩也进步很大,进入了班里的前列;同学们反映看到她能静下心来学习,精神状态良好。来访者的妈妈反映回家不再心情低落、莫名发火了,能够与其正常交流,嗜睡等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4)社会适应状况:
来访者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已经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5)心理测验:
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再次进行测试。 SAS:标准分是50分,提示没有焦虑。
综合各方面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来访者咨询的效果是明显的,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变了不合理的认知,基本达到咨询目标。
作者:廖春岭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