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即使孩子已成年,父母对他们的爱仍然能让孩子们透不过气。不过以局外人的观点来看,这看起来像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中国父母会为子女牺牲一切 当你在公共游乐场所看到打扮成米老鼠造型的卡通人物时,你猜什么人会穿这种卡通形象的服装呢?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 75岁的退休老妇杨志巧,为了从路人那里赚些零用钱,在河南省洛阳市扮演米老鼠卡通人物。“我儿子已经40岁了,还是单身。我......................详细>>
粘人是很烦人的,在有些感情生活中,粘人可能会使双方都精疲力竭。当然不光只是女孩可能粘人,男人也同样可以很粘人。粘人是彻头彻尾的会令人生厌的东西。所以,这篇文章不是只为指导女性而写的。文章可以指导所有发现自己有粘人行为的人。如果被别人称为“粘人”。看看下面的列表,如果下面列表中的任何描述听上去像你的行为,那你就有可能有点粘人了。 1、你总是第一个给他/她打电话,而且你总是一直的打。有时候你甚至大早晨......................详细>>
孩子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太一样, 有的奉行“富养”,也有的奉行“穷养”,尤其男孩子, 很多家长都喜欢穷养,主要是担心孩子养成爱慕虚荣、攀比、自大的坏习惯。 但是穷养真的就能培养出优秀有作为的孩子吗? 前几天看到某乎上的一个高赞问题,一对异地恋的情侣,男生长得英俊帅气,工作刚刚有起色,各方面看起来还不错。 但是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别,却让女朋友不得不......................详细>>
人生一世,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波折,会经历各种坎坎坷坷,有人帮助我们,我们也会帮助别人。 但是,被帮助的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激你,有些人,在你帮助过他之后,等事情解决好了,他不仅不知道感激,反而会翻脸不认人,将你的帮助忘记的一干二净。 忘恩负义的人的行为,是最令人讨厌的,也是最令人寒心的。 人,可以不认字,但不可以不识人。 不懂感恩的人,把你的付出当成应该,把你的善良放在脚底践踏,比狼还可......................详细>>
温尼科特 D. W. Winnicott (1896-1971) 唐纳德·温尼科特是英国第一位有医学受训背景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所有的父......................详细>>
如果你不在相恋前,认识到这些现实都是爱情的必然,很可能你会成为很轻易的“分手者”,也会对爱情失去信心。 很多放弃爱情的,对婚姻失望的,甚至离婚的,都是因为要求爱情一直亢奋,不接受它的常态。 你和一个人越亲密,会越多看到他的疲惫。 你爱上一个人,因为她脱俗的气质,因为他运筹帷幄的魄力。我们常常像崇拜明星一样,钟情于一个人。那时候觉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带你进入想要的生活。这种最初的崇......................详细>>
她说起自己在前公司的经历,每天除了要处理好分内的工作之外,还要回应各种“求助”: “小雪,帮我打印一下文档” “小雪,帮我拿一下外卖” “小雪,这个PPT你做一下吧” “这个报表你填一下” “帮我查一下资料” ...... 她经常想拒绝,可每次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好的”。 很快,不管原本是否属于她的工作,最后都会变成她的,而她,也成了公司每天最晚下班的人。 即便经常累到回家崩溃大......................详细>>
曾有这样一个视频:一位记者采访一些父母和他们的孩子。记者问父母:“如果给您的孩子打分,您会打多少分呢?” 爸爸妈妈们一个个开始细数起孩子的不足之处,然后迟疑地回答:“70分吧”、“85分”、“我觉得90分吧”…… 当记者问起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如果让你给爸爸妈妈打分,你会打多少分?”孩子们扬起稚气的小脸,骄傲地回答:“嗯,100分”,“我给妈妈100分!”…… 果然,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详细>>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不管跟谁结婚,结果都一样。你不能总是期望你的伴侣帮你找到真正的快乐,让你重获自信。无论你和谁结婚,最终总是会与自己相遇。因此,我认为你大可留在现在与你一起生活的这个人身边——不管你们现在的状态多么糟糕。当婚姻搁浅、气氛冷漠时,当内心充满愤怒时,当彼此仇视厌恶时,恰恰正是婚姻的转机。 我知道这个观点马上就会引发各种反对意见。童话故事中,王子与公主相遇、相恋、结婚,然后......................详细>>
这世界上,有种爱,叫做父母的爱,还有种痛,也是父母的爱!不是父母的爱不伟大,也并不是所有的父母爱都伟大或者都值得歌颂。有些爱,真是no zuo no die ,下面列举的,总有一种是你“爱作”的表现。 01 苛 求 过 度 这类父母经常作,作的内容是“时时不忘世界上的一种生物—— “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隔壁的小王。 ▲ 以爱之名的枷锁让孩子无法前行。 于是,这种极度苛......................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