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高三最后努力一把,有什么建议?
说实话
如果你是
基础一般
学校一般
老师一般
智商一般
那大概率你在高三最多只能提三四十分。这是实话,不要动不动就做梦提个一两百分。
有没有别的法子能提更多呢,有,但是需要你从这个暑假开始,就对自己足够狠,用这个法子狠狠地练,提个一百多分两百分完全没问题。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的条件就是这样,但我觉醒的时间比你们要早一点,所以提的分数也更多一点。
如果你有选了政史地这些科目的,那恭喜你,你用这个法子,够狠的话,能够更快追赶上你的同班同学,因为说实在的,像咱们这种破高中,高一高二两年的政史地上课就跟玩似的,那些对做题直接有帮助的东西很多都不会讲到,只是单纯的讲讲知识点而已,而政史地的知识点,跟物化生那些东西不一样,是很容易补上的。
当然,你得对自己够狠,这个法子本质上就是让你提前感受到提分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的各种困难,先受虐,在受虐挨打的过程中提高你的抗击打能力,什么执行力、心理素质、自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逆袭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也会快速提高,经过这个折磨后,你再回去学校学习,就相当于降维打击,学习效率自然大幅提高,而这,才是你逆袭的资本。
我是怎么做的呢?
在高二升高三这一个月的暑假(我自己的话是在高二时就醒悟了,时间要再早点),这个月只学一科,最好是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中的你学的比较好的一科,(英语其实也可以,但它提分的方法跟其他科目不一样,所以就不在这说了)
买一本十年真题套卷,里面就是完整的高考试卷。 (为什么强调是高考题呢?因为对于我们这种破学校,你做老师出的模拟卷,有起码70%的几率不如你去做一套真题卷有用(因为质量不咋地)。在你非常非常熟悉高考卷高考题之前,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做模拟题。那为什么不建议你去买像“真题2000”这种别人帮你分类归纳好的真题卷呢,因为这些卷子虽然上手容易一点,但它某种程度上牺牲了你的潜力。你自己完完全全地啃一遍原汁原味的高考卷,收益绝对是最大的。像今年的数学高考,“真题2000”就被冲烂了,这里不细讲了,你只要知道,你按我说的那样做,基本上就不会碰到这个问题。)
你可以先正式地刷一套真题卷,看看自己是什么水平。
然后把每套卷子都分为几个部分,比如历史就可以分为选择题,第一道大题,小论文,选做题四个部分。数学就可以按集合、向量、数列等模块分。
然后花两天的时间只做某个部分的题目,把十年真题里二十多套卷子这部分的题目全部做完。
你肯定会被虐的体无完肤,没关系,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但是题目和答案,你一定要熟悉,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扫一眼题目,能想起整个题目的所有主要信息,以及所有的答案要点。(数学的话,会做的题就不用记答案的解题步骤,不会做的就要像背古文一样一五一十地把答案的解题步骤背下来,无论你有没有彻底理解。
像文综的话,不管做对做错,做的好不好,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大题,不管你有没有彻底理解,都得把材料的主要信息和答案的主要点记下来。)
非常熟悉这些题目和答案后,再进行下一步。
然后你把这部分的所有题目放到一起看,研究他们的材料的特点和答案的构成,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好好研究两天。不停地看不停地琢磨。试着去总结:①能不能把这部分题分为几类题型,②然后每类题型有一个比较通用的解题方法。尽量总结出来,哪怕你总结的并不好,也要尽量去研究,去尝试总结一些东西出来。
然后再花两天时间去网上找资料,找什么?
找具体到教你怎么做这部分题目的各种帖子、网课,特别是口碑好的网课,去看看这些名师是怎么讲这部分的题的,是怎么做的。你要知道,这些老师讲的课,是可以完完全全吊打你的学校老师的。
看完课后,知道自己是哪方面不行,哪些知识点不懂,哪些套路不清楚,哪些做题技巧不会,再花两天的时间去尽量弥补,然后再去总结一次,①这部分的题的题型和对应的解题步骤,②以及对于这部分的题,有哪些经验教训心得体会,提升的方向是什么。
所以八天时间,大概能搞定一个部分的题目,虽然你还是没有完全搞定,有些东西你还是搞不懂,有些知识点还是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但是没关系,可以再按这个模式去弄这个科目的下一个部分了。等你把别的部分也这样弄完,你会对这个科目有新的理解,到时再回来重新弄一遍,就能搞懂很多之前不懂的东西。
等你把这个科目的所有部分的题都做过一遍,对题目也都熟悉到我说的程度,也自己研究过题型和解题步骤,也去网上找过各种资料辅助你总结出更好的题型和解题步骤,你对这个科目的理解,会有质的变化,而我可以断定,这种程度的理解,已经比你的大多数同学有了提分效率更高的潜能。
当然,这个过程一开始会很痛苦,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先找虐,直接挑战大boss,被它虐死了之后,再灰头土脸地去找攻略。
但是,等你被虐过之后,做别的模拟题,进行别的训练,都是降维打击。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把这一个科目的这十年的高考题都做完了,题目长什么样子答案长什么样子都记住了,这个科目大概能分几个部分考,每个部分大概能分几个题型考,每个题型大概有个怎样的解题步骤,你都知道了,对于这个科目高考题的要求你还欠缺什么你也大概知道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等你开学后,你就有了选择性听课做作业以及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的本钱,你才真正有了可以实现弯道超越的机会。
①课,讲到你欠缺的东西的,重点听。别的可以少听甚至不听。这是挤出更多自主时间的重要因素。
②做题,有了之前做真题的经验,你可以判断出这道题像不像是高考常考的题,如果不是,而且又挺难的,就直接放弃。
看到像你做过的高考题题型的,套之前的那个解题步骤去做,看看效果怎么样,效果不咋样的,就接着像之前那样,再在模拟题中找出一大堆这种类型的题做,研究,优化解题步骤。 这样你做的每一道题,都能让你感觉到自己是在切切实实提高做题能力,切切实实是在抢分,感受到了刷题带来的快感,这样不用别人逼你都想学习,每时每刻都想刷题,停下来一刻我都感觉这本来能拿的分溜走了。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而如果没有做高考题的经验,你根本就不知道哪些题出的太偏难怪,哪些题是出的很有水平应该多花时间琢磨,那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没有个目标没有反馈,做题就只是做题,没有感觉到有太多的收获。
③自主时间,继续照这个模式干下一科。当你这样做把一科成绩提上来之后,你就会很自觉地抓紧一切时间去接着干下一科,因为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你会有种正在抢分的冲动,你不会再去问为什么自己没有动力学习,为什么学霸能够一天坐位置上刷十小时题目,为什么高手可以坚持高效率地学习。废话每分钟都在抢分,我能不着急一直学吗? 而这就是你能够比别人学的更久、有效学习时间更长的原因。
④老师。当你进入这种学习模式后,你会知道你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不再是很笼统的数学很差,基础不行这些话,而是 哪一部分哪一个题型哪一种解法里的哪一个点我不会。
知道具体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模式,这时候,学校老师你就可以当成是你的一对一家教。你一个点一个点地去问他。老师的教学模式不行,只是说他一对多教学的能力不行,不意味着他的解题能力不行,这个能力足够一对一解决你的所有“具体问题”。如果这都解决不了,你可以去向学校举报他了。
这样下来,你的表现肯定会让老师对你更放心,你可以更自由地放弃一些收益不高的课、放弃一些没什么价值的作业,挤出更多时间来接着这样训练。而这种特权,是在普通高中,在普通班级,逆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你没自主时间,你就只能跟老师,你跟老师,就只能顺理成章地上个二本,哪怕我再告诉你更多的有用的技巧你都实施不了。
所以,一定要从高二升高三的这个暑假,就开始,先大概搞定一科,熟悉整个流程,整个模式,等你开学了,就能立马开始冲刺状态。事实上,我的整个高三,就一直是冲刺状态,什么一模定基调,什么百日誓师开始冲刺阶段啥啥的关我屁事, 我就一直冲,冲到高考,等到百日誓师才开始冲,还逆个啥逆袭啊?
作者:懒小浪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