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学习压力大反锁房门昏迷,遇到该种情况该如何进行开导?
当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与十年、二十年前有很大不同。
成长过程伴随着眼花缭乱的要素:手机、社交媒体、游戏、亚文化、人际、适应。同时还有更难得的家庭陪伴,以及更竞争化的考试。
学校制定的规则本意是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养成学习习惯,但在今天,你会经常看到,学业带来的压力已经影响到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了。
在学校表现不佳的儿童、青少年,他们往往疲于应对课业的同时,也与各种复杂的情绪和心理素作斗争。这可能包括适应新学校、第一次离开家、与老师、同学或室友有矛盾、不了解课程或教学模式、羞于寻求帮助,在乎别人看法,自我评价低,无法集中注意力,焦虑导致心慌头痛等等。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压力,但你的孩子呢?
根据中国教育协会的数据,大约20%的中小学儿童表示非常有压力,33%的孩子表示因学习紧张而经历过头痛,同时有13%学生认为身体的不舒服是因为和老师父母的关系相处很累心。
不幸的是,父母大大低估了压力对孩子健康的危害。只有3%的父母认为自己小孩压力太大,为什么孩子和父母的对压力的评价有如此的偏差呢?
其实孩子们会感受到与父母不同的压力,担心在学校表现不好、与兄弟姐妹和同龄人的关系变差、甚至自身家庭的经济负担过重,这些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可能演化为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对成长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
在多方压力的交替刺激下,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孩子们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睡眠失调、饮食失调、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或精神能量低下、学业失败、人际关系糟糕、自信心不足、个性发展受阻等等现象。
家长和老师能有效督促孩子在学校取得优秀成绩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好事,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当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尤其在一流学校持续要有良好的表现时,孩子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可能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依赖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时,就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焦虑可能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而沮丧则可能来自于对失败的不接受。”
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后,回归到一个最关键、最本质的问题,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给孩子无条件的支持,让孩子形成稳定的而不依赖于外界的自我价值感,这会帮助孩子形成更健康的人格,更好地自我发展。
1、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倾听孩子的诉说,共情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2、形成自律习惯,正确面对压力与失败,形成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3、帮助孩子平衡学习、休息、娱乐,家庭生活、同伴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4、同时家长也需要有很好的自我照顾,应对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具有稳定的情绪,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一个在自己生活中已经耗竭的焦虑的家长,很难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支持。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出了问题,最该先反省的,其实是大人。家庭既可以成为孩子自杀的保护因素,同时也很有可能成为风险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的需求。
我们不应奢望让孩子有能力去承担超出他心智水平和情绪控制范围以外的事情,哪怕作为大人的我们认为孩子面临的仅仅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了。当我们以大人的身份去看待孩子面临的烦恼时,自然不会真切体会到孩子的感受。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你觉得孩子有些不对劲,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你可以及时寻找有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另外,你也需要参与到孩子的治疗之中,选择一名让你和你的孩子都觉得合适的咨询师,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孩子。
抑郁症的爆发对于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来说,打击或许不是毁灭性的,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尽早治疗,一定会酿成悲剧!
还请每一个家长朋友及时关注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对抑郁症树立起全面的认识以及重视,给予孩子及时的关注和爱护!
作者:心理咨询师谢晴牧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