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高中生活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
喜悦和美好是完全没有的一半
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无奈
很多人觉得你最后能考上北大,那该有多幸福多开心啊
反正我没觉得
高一刚进来那会,数学根本不会做,也听不懂数学老师在讲什么
一个破函数的图像想了一中午,让班上两个学习最好的轮流给我讲也讲不明白
我也不知道以前为什么这么弱智,反正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X轴一个值,Y轴就非要一个值
反正当时的数学就这个水平他妈的
地理老师讲地球运动
那个球是如何在自己转的同时又要围绕着太阳转,然后还会有什么晨昏线
我连续好几节地理课都在走神想这个事情,但是又想不明白
那种想破头,头都要炸掉的感觉,隔了这么多年都还记忆犹新
我当时数学考37分,虽然全班最高也才90分
但我就很怕啊,中考的时候数学也有130呢,怎么他妈的到了高中就变这样了
要高三还这样那还有什么读头?直接去当厂狗不就完事了?
就很怕很慌张啊
倒也没哭,我这人不喜欢哭
一个是想不明白,高中的东西能有这么难?
另一个是怕,因为我是在外地上学,我不知道我以前的那些初中同学都考得怎么样
我去外地上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考失利,这些人变成了我的心理阴影,我要是考得不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
所以没办法啊,又急又怕啊
但我这人有反骨,我不管你什么身份的,不管你是我老师还是我爹妈
你把我逼急了我就跟你干
所以我在高一上半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把其他科目全扔了,专门搞数学
我先翻书嘛,翻完书就肝教辅上面的题目
做着做着我就发现:
虽然这个数学课本出得很烂,但是只要你认认真真去读,哪怕老师不教,你都还是能勉强读懂他想表达什么东西的
很多时候数学学不好,主要是因为你在没有仔仔细细地自己过一遍课本,做一遍课本习题地基础上,就去盲目地听课
然后又去做那种巨难的作业
所以数学自然就崩了
所以那个时候我的中心就很明确了
第一步:认认真真自己过课本,刷书上的习题(答案在教辅里面)
错了就回头看定义,自己想
实在想不明白就放一放,几个小时后再看定义再想,第二天再看定义再想
第二步:刷王后雄上的例题,全部跳过难题,只做基础题
因为哪怕完全不碰难题,基础题你对个百分之八十,数学也过百了,起码比现在37分好看
一个月后果然,因为期末考试题目变简单了,不再拿高三的模拟题欺负人了
所以我考了119
然后我政治历史地理也还行
因为我在搞数学的过程中发现只要你大概学得差不多了,是可以分别拿出一两天把他们全刷完的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三个东西:
1、学校里面的那种一节课语文一节课数学一节课英语的这种模式超级垃圾,起码对于学渣来说超极不友好
不信就问问自己,第二节课下了之后你还能回忆起第一节课讲了哪些东西吗?
如果回忆不起来,然后你还是个高三生
说明你高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虚度了
要搞什么东西,就要集中搞,高中的东西并不难,缺的是集中训练和重复训练
2、高中的东西是可以自学的,只要你认认真真看课本就会发现它其实告诉了你很多东西
课本虽然出得很烂,但是只要你多看几遍,学到的东西绝对比从老师那里来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学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认认真真对待课本,把它当垃圾,妄想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学会,然后学不会就崩溃了
听课听不懂其实没有这么可怕,学不会也可以自己认认真真多看几遍课本学会
3、老师你给我死远点,我不想看见你
然后高二高三我就全部变成自学了
可自学真有真么容易吗?
不一定嗷,这世界上哪有这么爽的事情啊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
1、在分科前果断放弃理化生,给自己多争取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学习文科
然后顶着华东师大出身的化学老师鄙视的眼神和其他同学怀疑的目光在课上刷题
然后每天都担心玩意会考不让作弊了怎么办
每次月考因为要算九科总分,所以我的排名都很靠后,尽管心里知道等分科后情况就变了,但是看着成绩一直被别人压着,心里面还是不好受
2、成绩一直卡在500多,直到高三寒假才发现原来问题出在光刷题不整理
以及凭感觉答题,感觉不对就考很烂
从来就没有对课本知识、解题技巧做过框架式的梳理
从来没有复盘过自己的考试流程,从来没有仔细去揣摩过自己在考场上的心理活动
从来没有结构过自己的接替流程,揣摩过自己对每道题的想法,研究过每道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条件反射
所有的工作都浮在表面,刷题、记笔记这些简简单单的事情,从来没有落到深处、落到细微处
如果框架早点做好,本没必要刷那么多题
炫耀自己的工作量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因为一直没有发现问题,我从高二上学期到高三寒假,成绩其实都没怎么变,从来没有上过620(虽然学校改卷有压分的嫌疑)
期间不停地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但是又找不到
找不到又考不好上不去,上不去了就只能靠打游戏麻痹自己
看着班排名还不错就懒得管了
直到上了高三就开始慌了
要继续这么混那就真的只能走个211了
然后就到处找学习方法,但是每个都不行
怎么反思也反思不出个名堂来
直到高三期末考试结束后的寒假,才慢慢想明白问题出在哪
其实就是只关注表面功夫,功夫没做细,仅此而已
事后来看这个结论跟他妈没说一样,简单无比
但是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就很难受
因为你怎么找也找不出自己的问题在哪
不管怎么学都是那点分,不管你看上去有多拼,看上去有多为了自己好,结果总是相同的
这就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总是想着既然这么拼成绩都不动的话,那为什么非要去挣扎呢?
只有体会过才能感受到那种绝望
3、没有交心的朋友,只有一些陪着一起打游戏的狐朋狗友
跟任何人的交流都只是浅尝辄止,见面打个招呼就什么都没有的那种
生日也不想跟别人说,所以只有我爹妈直到哪天我过生日,但是又不给我钱
所以每年的生日都是在网吧里面过的,别人都不知道
QQ弃用2年,跟初中那伙人完全断绝往来
当然后来因为足够牛逼,他们都跟被吸铁石吸住一样凑过来了
上网就是打游戏,平时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题目
所以不太清楚那两年(13、14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跟没有活在那两年一样,很奇妙的感觉
不爱说话,因为孤立久了性格会很偏执,偶尔会有被害妄想症
但其实谁也没想害你,大家自己的事情都顾不来了谁他妈还管你
当然这是在考好了之后,好多人都来当舔狗的时候我才发现的
孤立久了之后(不是被孤立,是我主动选择孤立)
开始慢慢享受独处,人一多就嫌烦
个人能力超强,什么屁事都能自己一个人搞定,天大的麻烦下来都不需要别人帮,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
有时候看见那些动不动就要别人帮忙的会觉得很幼稚很白痴
但是沟通能力很差,完全不愿意团队合作
总觉得自己一手就能包揽的事情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别人做就会显得很白痴
所以我上了大学之后就一直在恶补这些东西
4、中间偶尔想过自杀
但这是开玩笑的,属于青春期偶发的神经病
但是那个时候确实比较神经
以前看见大家都能找到伴,三五结伙一起玩,一看见自己落单了,就特别特别难受
但是这种感觉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那时候性格特别偏执,整个人都黑化了
什么事情都喜欢往反面想,一条路走到黑
上课听不懂,怎么改变自己也听不懂是吧?
好,完全不听了
别人都能在一起玩,我总是落单是吧?
好,那就一直落单呗,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当然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对待题目又是一副样子
这个题做不来是吧?
好,明天再看解析再想
看不懂的话后天再看解析再想
直到干掉为止
这样子很不好,因为处理人际关系不能这么玩,要学会平衡和包容
不能说因为你哪里做错了我就再也不理你了吧?可是我以前就是这么干的啊
以前很蠢不懂的,所以那时候要跟我这种神经病打交道其实是一件挺倒霉的事
后来我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就欠了很多人的人情(起码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这些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我都会带着愧疚的心态去帮他们
5、上课听不懂很痛苦
怕漏掉老师讲的重点很痛苦(后来我才发现所谓的重点其实教辅上都有,他们只是一群复读机)
考试考砸很痛苦
排名定死了上不去,你说要是顺其自然随波逐流也就罢了,但是你不管怎么拼怎么想办法突破也上不去,那可真是要把人给气死了
课上刷题别人把你当白痴很痛苦
题目死活看不懂,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很痛苦(其实本来就有问题)
既然这么痛苦,那靠什么撑着呢?
一靠偏执,你欺负我我就跟你干到底
二靠希望,既然全年级前20可以上北大清华,那我排200多怎么也有个一本了,起码自己的定位是清楚的
三靠发现规律,其实解题和科学研究好像差不多(其实我也不懂)
过程都是痛苦无比,你就得一直憋着忍着
出结果了就浑身通透,一扫积郁
所以当你发现知识或者题目规律的时候,你就会很开心
当然别开心太早,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规律换个题就不行了
所以其实也没什么好开心的
唯一的快乐仅仅来自于打游戏和做题,那这个高中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同学情谊呢?校园生活呢?通通没有
当然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你选了这个就不能选那个
这些事情可能就是我的代价
到了高三下学期打通任督二脉,成绩跟坐火箭一样地上去了
我发现之前那些吊人就跟被吸铁石吸住一样,一个个全跑我身边凑热闹
我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热情的,也没觉得我跟他们之间有什么感情
但是就是莫名其妙地跟我套近乎,让长期以来习惯当孤儿的我觉得很难受
正因为看穿了这些东西,所以当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就很无奈
他们都很高兴,或者看上去很高兴
我反而不怎么高兴,也没觉得有什么好高兴的
就这样吧
觉得和自己很像是吧?
放心,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你可能会死得很惨
早点死了这条心吧
作者:幻夜梦屿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