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高中一定要明白的道理是什么?
1、
如果考试的时候你做题特别顺,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完全没卡壳,此时一定要停下来,很有可能哪里出问题了。
正常的考试状态下你不会觉得这张卷子爆炸简单,你很有可能进入了一种自我陶醉的麻痹状态,赶紧想办法醒过来,不然成绩会很好看。
(平时也是一样,顺风顺水是要出问题的
2、
所有你想不明白的东西,答案就在你每天做的事情里。
3、
学习不是请客吃饭。
没有彻底的改变、破釜沉舟的勇气,你永远都只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二流选手。
4、
不知道现在该干嘛、看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不知从哪里入手,那就去刷题。
至少你的脑子被题目塞满时不会走极端,权当练字了呗。
重要的是不能脱离学习节奏、离开学习环境
从头再来很难的,知道吧?
5、
免费告诉你们一个姐姐当时上高中的流氓心态:
“现在放弃就是前功尽弃,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耐着性子、腆着脸一次又一次当学习的舔狗,因为一旦放手就是血本无归,搏一搏还有机会。
现实一点嘛,就算你不觉得自己时间有多宝贵,你买的教辅、笔本文具、吃一日三餐掏的钱、上下学的路费,等等等等,一旦放弃可全白给了。
咱可不能亏本,死皮赖脸就是不走,最后结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6、
我就没见过轻轻松松学好的。
你眼中的学霸也会在半夜想起某次月考成绩躲被子里崩溃大哭、实在学不下去拿头撞墙用滚水烫手、早读边背书边哭、凌晨躲厕所里学习、不敢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躲起来抹眼泪,有的挺不过来,轻则患上心理疾病,重则自残自杀。
这种事每年都有,只是你被保护的太好了,啥也不知道。
“压力大”这三个字,是可以把人压死的。
我一直说保持良好心态,背后原因很复杂也很残酷。我不想把话挑明了说,啥也不懂挺好的,说明你压根没经历过。
所以没资格得到人家的成绩,求仁得仁,这个世界很公平的。
7、
当你数学不好的时候,背英语单词并不能提高数学成绩。
8、
选择题要选最好、最贴切、最合适的那一个
所以有时候不选别的,不是它不好,而是不合适,有比它更好的。
9、
不是你选择了某个学科,是她选择了你。
对学习要有敬畏之心,别觉得哪科简单,你不配贬低任何学科
10、
当你为某次考的好而高兴时,你很快就会因为退步而崩溃,然后反复被捶,直到心如死灰
把期望放的低一点,失望才不会压的喘不过气,最好从一开始就不要对结果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心态放平,不要被任何考试撩拨心弦。
你再过俩月看我现在说的话,会懂一点。
11、
因为通过正常手段没人搭理,所以故意装疯卖傻、到处惹事
根本原因是缺爱,根本目的是吸引别人注意。
部分班级里的部分刺头就是这样,又蠢又可怜。
12、
别死心眼,文科大题,一题扣你一两分是正常的,毕竟不能出现满分
这其中也分不同情况,理论上讲,自由发挥空间越大,老师给分就越慎重。
比如历史小论文,满分很少见的,没有完美的文章,扣你一分不是你能力不行,自己知道就行了。
一直盯着90—100干啥?
语文135了吗?
数学140了吗?
英语145了吗?
文综平时稳在250左右就行了,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去征服满分150的大头
不 要 顾 此 失 彼
别觉得学明白了、某次小考考了90+就想钻进去学出某种境界,装啥呢?
打一枪就赶紧换个地方,高考又不是只考一科。真想追求满分往数学英语上使劲,憋逮着文综死学
13、
拥有筛选题目的能力很重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类付费咨询,我说过最多的是“不会挑的话就高考题”
其实不止高考题,有些模拟题的质量是很高的。高考命题组出卷又不是只看考试大纲,人家也有题库。
但我不知道怎么教你们筛选,以前也没人教过我,主要是看感觉。
大概有三点:
1.材料是不是每个字都有用——你从每个逗号都能分析出东西,或者你看每半句都能在课本找到落脚点
2.设问有没有特点——不管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题型不限,你必须能从中学到东西,有一种和出题人正面交锋或暗地里较劲的感觉
3.答案——不看字数,主要看语言是否凝练、内在有无逻辑,时政性需结合具体题目,不是唯一标准。有解析最好。
实在不行就老老实实做高考题,模拟题质量良莠不齐是一定的,筛选题其实也是在筛选你们。
14、
你不是没动力学习,你是不能接受学了之后成绩依旧平平。
15、
老师上课点你回答问题,目的不是让你说出满分标准答案。主要是想看一个态度,你学习态度端不端正是其次,真正是想看你尊不尊重他。
点到你了你不能磨磨唧唧装听不见不站起来,这样让他在全班同学很没有面子的好伐?自然不会给你好脸色
你要是马上站起来+面带微笑+点头示意+说出你的想法,说完就能坐下了,或者瞪圆你的小眼睛盯着他,表示“我尽力了但这题真的很难耶人家不会诶~”就算你说的不对也不会为难你。
答不对是能力不行,不回答是态度不行。
要的就是态度,答不对又不是什么大错。
【!】姐说明白点,上课刷题被老师提问怎么办,同上,懂了没?
16、
人在顺境的时候容易得意忘形,错误地以为现在的百般顺利就是人生常态,以后再不济也能维持现状。
谁都有高光时刻,问题是你不能一辈子活在梦里,人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的。
后来者暂时居上的时候把握不住进步的机会,你爬的多高摔的就有多惨。
成绩起伏大的把这段话抄3遍,看你悟性高不高,姐只能帮你到这了。
17、
想考得比别人高就要付出代价,憋搁那揣着明白装糊涂。
姐之前就说过,考的比你高,要么是学的时间比你长,要么是刷的题比你多,你眼里的学霸大概率两者都有
没别的可能了,你们最爱吹的“聪明”、“天赋”,没有题量根本显示不出来
18、
学习效率低、内心烦躁、学不进去、写作业的时候一直胡思乱想,你可以:
在学校把书桌整理一下,在家收拾收拾房间
做完就有效果,不信去试试,有玄学方面原因
19、
学习当然不是只有刷题一条路子
问题是刷题已经是门槛最低、最快见效的方法了,可你连这都做不到。
20、
共情能力差的人,很难在小说题上拿高分。
首先是读不懂,你得揣摩作者写这句话、用这个词是啥意思,为啥他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里选择了其中一个。有时一个词就暗含褒贬,别看全文写的云里雾里,看着好像啥也没说,其实他真实的想法就藏在某个两字词里,那种微妙的情绪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
其次你看不出来文章的弦外之音,大作家很少直抒胸臆。
我长这么大一节语文辅导班都没上过,语文在6科里刷的最少,学校的语文课=自习课,为啥成绩比绝大多数人都好呢?
没啥,因为看完文章就能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我之前说过,我做语文阅读必须先完整看完文章,不然读不懂,审完题再读就已经被出题人污染思想了。
共情能力咋来的,我还真不知道,大概是语文课上刷文综刷来的。
21、
捧杀在啥时候才会发挥作用呢?
答:成绩大于实力的时候
你原来只有550的水平,某次一不小心接近600,别人一捧把你捧到650,吹到最后你就觉得自己有700分的水平,多牛逼多聪明是当代文曲星,尤其是老师带头,其他人乱编故事
人就是这么废掉的。
所以姐姐说了应对捧杀最好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不把别人的话当话,不要去思考他说的是对还是错,不听,就是不听。
你要是聪明点还能反杀,懂自懂。
22、
你们用我的方法学习,千万记得微调
意思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我说的都是理想状态,你在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自习课被占了、临时有活动、某节课被取消了,甚至我们连上课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你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还有一种是个人情况,比如一天背多少单词、要不要早读、早读多久、最多刷多少题,要考虑你的基础和上限。
再比如我说的收拾桌子、吃水果,要是你本身桌面习惯性保持整齐或者一收拾就难受,可以换,比如出门接水聊天上厕所。不喜欢吃水果也可以,吃别的也行
从理论上讲,我说的方法不可能完全适合你,不管是具体学科学习方法、计划、心态还是跟别人相处,你首先得先考虑你自己,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的方法现实有冲突,并且自己试着调整。
恭喜你,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样做是对的
23、
如果你有隐隐约约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听从你的感觉
冥冥之中有人在保护你,人的大脑太笨了理解不了,只能变成感觉去提醒你
比如,考试的时候有道题简单的不像话,你感觉哪里不对,那它一定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某个人突然对你特别好,你感觉不对劲,先别急着占便宜,背后有坑。某个老师看你的眼神让你觉得有点奇怪,你的感觉是对的,一定发生了什么,小心为上
选科、考试做题,甚至以后你面对人生中重大选择也可以用,前提是你平时多用直觉,灵敏到一定程度是有预测的效果的。
例子就不举了,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24、
学会心理暗示,这一点非常重要
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是学霸,除了成绩和排名带来实打实的正向激励,你自己学会暗示“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考上xx”也很重要,甚至重于单纯盯着成绩看
说白了就是洗脑,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给自己洗脑。
姐除了高一历史没考过90+,高二高三很少拿单科第一,而且学习方法跟别人大不相同。只不过总成绩尚可所以不会被明着针对。
但我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
我的方法一定是对的,我学的是历史最本质的东西,最后结果一定是好的。
没想到高考成了绝无仅有的顶峰。
政治考得好我一点都不意外,可历史不一样。姐这一路走来可不是顺风顺水,也有过被质疑、被谈话、被异样眼光审视、从别人嘴里听自己八卦
可我都扛下来了。
出音有道所有方法的核心都在强调积极性,说好听点就是主观能动性。
说的复古一点,叫“革命乐观主义”,不知道你们现在还讲不讲。
首先你得对自己有信心,成绩一时不明显不怕,反正只要最后那一下,只看最后一次,高考录取又不看你平时成绩。
25、
看新闻联播可以培养语感,最高境界就是你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感觉主播在念课本,考试的时候主播在你耳边念答案。
这就是为啥我老让你们看新闻联播的原因
不止语文、英语有语感,政治也有,不然长难句你读都读不顺,当然也写不来。。
政治语言很优美,这也是姐说她像七言律诗的原因。
咋能体验到这种美捏?
答:耳濡目染。
光写是是不够的,双管齐下,耳朵也不能闲着
此时在家的优越性尽数体现
26、
啥叫开窍呢?
答:你心里有微微一动的感觉
你得恍然大悟:“哇!原来是这样!政治就是披着材料皮的时政,历史就是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地理就是在动中分析123!我懂了!原来这么简单!”
你得在心里重新建立关于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认识到你之前关于这个学科的认知都是错的。
政史地很可爱,她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让你考高分
你要真正明白大道至简,学习没那么复杂,所有困惑都是烟雾弹,真正的道路有且只有一条。
就是你现在脚下走的那条。
27、
能量守恒定律:
这次考得好下次一定考的不好
怎么打破这个定律呢?
很简单,把每次考试都当成第一次。每次考完总结完就忘掉,不要一直抓着过去某次高光或者低谷,充分利用完就扔了。
一张白纸的状态很难得,成绩大起大落之后保持平常心更难得
28、
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句话是我在某本语文必修课本上看到的,虽然姐不听语文课,但每本必修的课文姐姐都看过。
当时看到这句话感觉醍醐灌顶。为啥有很多人觉得姐好像学的很轻松,但成绩又稳又高?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按我喜欢的方式学习。高一暑假猛刷语文结果开学成绩不升反降,这件事严重挫伤了我学语文的积极性。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后来慢慢发现,刷题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语文这样的科目。
文科同理,靠刷题可以考到80+甚至是85+,但90以上的高分一定是懂了别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课本不讲的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算把刷题这条道走到黑,最后也考不出满意的分数。
所以说,学习真的很有意思,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个方法是套不住的
当你成绩很久没有提升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是她在提醒你该换条路了。
作者:知乎用户Icialw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