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考试超常发挥?
请你给我3分钟的耐心,接下来,我要从科学的角度,教会你,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考试超常发挥。
读高三的时候,隔壁复习班有个女孩子,每次月考都稳坐第一考场的前几名。这是她第三次读高三了,前两次也都是平时成绩名列前茅,高考发挥失利。
我们会摇摇头,然后不痛不痒地丢出一句“心态不好”。
每个人在考场上,都会生出得失心,得失心又衍生出对失败的恐惧,进而影响发挥,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 01 /
不仅仅是考场,我们平时做事情,一旦需要围绕一个目标,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检测,就失去了那种松弛、自得的态度,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如果你看书时,不为任何功利的目的,只是纯粹地享受阅读体验,那么一切都自然而美好。
你读得顺畅,轻轻松松啃下一本大部头。
突然有一天,你想着,我要从书中得到并且留下一些什么,你想着怎样做笔记、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你一边读书,一边留出一部分的注意力,反思、质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很难受,事情无法流畅地进行下去了。你进入了跟自己的博弈,在自我对话和对抗中,你没法专注地投入于事情本身。
一旦你有了得失心,并且畏惧自己做得不好,担忧会浪费时间、带来失败的结果,你就迷失了。
/ 02 /
那些非常害怕在考试中犯错的学生,成绩可能真的会更糟糕,原因就是他们感到了焦虑。为什么会这样?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很大一部分工作记忆容量都浪费在监测自己的表现上了(我做得好不好?我是不是犯错了?),而分配给测验中解答问题的记忆容量则较少。(彼得·布朗《认知天性》)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工作记忆,它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以及加工信息的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相当于一个中间站,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把所需的信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来,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完毕后,我们得到当下问题的答案。
解决完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再进行下一波信息的处理。
例如,完成口算任务2*4*5*6,你首先必须记住2*4等于8这个结果;其次还必须记住8*5等于40,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算,这里8和40就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它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工作记忆能够存储和处理的信息容量越多,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或者说智商越高。提高工作记忆(又名“短时记忆”)容量的方法,是组块化。我曾经写过,见这里:这样背书,记得又快又牢又长久
/ 03 /
现在就好理解多了,既然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那么当你把一部分容量分配给自我监测时,势必会影响你的表现。
《认知天性》讲到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一群法国的六年级学生,进行难题测验,那些被教导犯错是学习中正常环节的孩子,对工作记忆的运用要远胜于另一组孩子——前者没有把自己的工作记忆容量,浪费在纠结任务有多难上。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有切身体会。虽然仅是个例,但蛮有参考价值。
我曾经讲过我高三第三次月考的经历,在此之前我总分能考550分的样子。在那次月考之前,我挥霍时日,浑浑噩噩。我特别恐惧,觉得自己会考特别差。会被班主任骂。
万念俱灰之下,我不再给自己设置任何期望了。考试时候做一题是一题,虽然每一题我都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抱着「反正就这样了」的念头,做完这一题,再做下一题;做下一题时,忘记上一题。
我不管了,我不去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会考特别差。然后分数出来,650多。那是我高中生活的分水岭,在那之后,我是优等生了。
——呃,有个前提,我基础不差的,我高中之前基本上一直是全校第一,但是小学和初中是很差的学校,所以其实不算什么。但基础不差,学习能力也不差,高中入校时,是重点班的第30名,中间水平。不过高一高二,直至高三第三次月考前,我脑袋抽风……混日子,是班主任的重点关注对象……呃……
前提是重要,但并没有特别重要。毕竟,在那之前,我成绩一直中等,是真实的。
我们继续。
/ 04 /
说来挺好笑的,我在那次考试之前,每次考场上都慌里慌张的。看到隔壁桌的同学翻页了,我还没做完呢,也要赶紧翻页。考场上遇到不那么熟悉的,先给自己判死刑——我又完了,无法投入于解决问题本身。
呐,工作记忆的分配,这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我这次莫名其妙的好运。
为了让胖友们更好地理解,我再打两颗栗子:
1>
写文章也是一样,你每写一句,都觉得自己写得很烂,写着这一段,想着把前一段改了。
写不下去,写不出来。
不要去想写得好不好,按照自己思路,写好眼前的这一句,就可以了。
等到一切完成的时候,你再去审视,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2>
如果你在跟人面对面相处时,总想着自己表现得是不是不够好,说的话是不是不合适,那你完了。
你整个人都没法自然了,没法自如地表达自己想说的。
这大概也可以用工作记忆的分配来解释。
/ 05 /
我知道的,你也知道的,我们平时看书、做题、学习、工作,做任何事情,常常喜欢存着犹疑不决的心:
这种方法真的对么?这么做真的没问题么?这条路不是白费功夫么?刚才做得好烂啊……
真正做事的时间,没有监测自己的时间多。
尽管去做吧,别总一步三回头地审视自己的行为。
当你有了对自己给予评判和纠正的心,你就无法正常发挥了,连本应有的水平,都无法达到了。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做完了,再去想。
珍惜你的工作记忆。
考试的时候,做完这一题,再做下一题;做下一题时,忘记上一题。不去想你能考多少分,不去评判刚才那道题你做得有多好或者有多差。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超常发挥(严谨点说,是正常发挥)。
作者:高冷冷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