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和快乐你会选哪个?
我更想说的是,不少学习还不错的高中生,或许并没有像题主想的那样“苦大仇深”。我自己在十年多前念的杭州最好的高中(之一)的理科实验班,班里不少比例的同学,再加一百分,高考成绩要么爆了,要么接近满分。也就是当年没赋分制,平均分没那么高,按今天的情况,加一百分估计都能爆。简单写写我对题主描述的情况一的想法。
一,高中生活过的很快乐,兴趣爱好广泛,有稳定的爱情,有很好的一帮朋友,期间家庭不会出事,父母无条件支持你的想法,上课时间自由,学习时间自己分配
快不快乐,其实很难讲,看你追求什么;高中生活,会有压力,会有不开心的事,但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烦恼都会在记忆中消散,留下的大部分是美好的回忆,这是人生的常态。
兴趣爱好,自然是有的。我们当年绝对没有把时间、精力全部花在学习上。体育比赛是要看的,金庸和王小波也都读过,部分同学也有文体特长。高考成绩不是靠成绩硬堆的。
至于爱情,我们高中谈恋爱的学生倒真不多,但也有几对。一直稳定下去的很少,倒是有兜兜转转毕业以后谈上并最终步入婚姻的。稳定的爱情,大约天然和十七八岁的年纪相斥。未来的人生路很长,变化很多,这个年纪实在没法说稳定。这和你是否花时间学习无关。
好朋友是有不少的,高中同学又没有利益冲突,都是最纯粹的感情。前几年找在外地工作的高中同学喝酒,他不停地向我念叨,我们认识的时候才十五六岁啊,满脑子都是诗和远方,多好啊。朋友和成绩,我实在不觉得有什么互斥的。
家庭出不出事,更加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家长也不能,幸运与否的,半点不由人。
父母不可能永远支持子女的想法,两代人之间的如何适当保持距离,如何沟通,是一辈子的议题。对高中生来讲,成绩好点,大概更容易让家长支持你的想法。
我自己上高中时,上课时间和学习时间不是自由的。但如果你搞竞赛,成绩还不错,就会有更多的自由,可以不去上日常课程(那会竞赛保送只要求省一,也没有今天严格);如果平时考试成绩顶尖,高三复习时也会有更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申请提前回家自己复习。获得学习上的自由度,前提应该是,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学习成绩。
而高考额外多出一百分,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它能帮助我进入更好的大学,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有更广阔的未来。这些东西是无价的。又,我对母校中科大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觉得自己去了北大清华一定有更美好的未来,这段话应该泛泛地理解。
我不会追求高中时傻乐,而不要成绩。高中时我接触的东西太少,思想也不成熟,追求的傻乐太低级,我愿意好好学习,使自己未来能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一定要在题主给出的两者之间选,我或许会选前者,因为前者可能是生活的本来意义和终极追求。但问题是,实际生活中,前者和学习成绩好并不矛盾,相反,学习成绩好大概率更容易获得前者。
作者:卷阿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