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0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心态职场心态

拼多多又一员工跳楼,11天死亡2人| 拿命换钱是骗局

文章封面
文:芒来小姐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拼多多又一员工跳楼自杀,11天死亡2人| 拿命换钱,是一场骗局


今天,壹心理跟大家聊聊“内卷”。


拼多多,又上热搜了。


2020年12月29日,23岁女孩猝死在凌晨一点半,下班路上。 


也就一周,拼多多又一个小伙跳楼自杀了。


 同样是23岁。



连着两周,两个如此年轻的生命,猝然离世。 


不禁让人想到当年富士康的“十三连跳”。


 996、007、加班文化,不管包装的多好听。


 都掩盖不了赤裸裸的剥削本质。


01

拼多多女员工猝死


猝死的23岁女孩,生活中,她是朋友眼里的“表情包学姐”,艺术团合唱部部长,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男朋友眼里“像太阳一样温暖的人”。


职场里,她只有一个身份:拼多多新疆买菜招商部员工。


去年5周年庆上,拼多多宣布“全员硬核奋斗”,买菜招商部是主战场。


凌晨一两点下班,太正常。别说996,有没有休息日都是个谜。


可身体,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强度?


2020年4月,一名员工就在网上抱怨过:在拼多多,上厕所比上王者还难。


每层楼上千人,坑位只有8个。


吃喝拉撒休息,正常的生理需求,在企业眼里,却成了“拖累公司的绊脚石”。


最后牺牲的,只能是健康。


新闻爆出后,拼多多在知乎发了一段话,大意为:底层人民都在拿命换钱,员工猝死是大环境问题。


虽然30秒就删了,但还是点燃了一众网友的怒火。


后来拼多多澄清:这是外包员工用错了账号。


没人买账。


舆论压力下,拼多多又发通告:公司一直在陪伴死者家属,我们深爱这名员工。


员工爱公司,是显而易见的。去世女孩的朋友圈签名上,还写着“为多多守边疆”。


但公司真的爱这名员工吗?


通告里没有道歉,没有写赔偿,没有改善劳动强度,没有重视其他员工的健康……


这样的爱,未免太虚了。


新华网痛批:畸形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


因为悲剧源头背后,藏着一个更深的社会心理现象:大环境焦虑内卷化,逼得年轻人压榨自我以求生存。


02

焦虑内卷化,怎样影响着我们?


前几天,还发生了另一起猝死案件: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在跨年夜那天心梗猝死,年仅25岁。


她生前喜欢拍短视频,曾吐露自己事业不上不下,同期演员都很优秀,这让她压力很大,患上抑郁症和狂躁症,每年花几百万喝酒。


可她不敢抱怨,因为所有人都很努力。


她害怕被人骂“无病呻吟”“装柔弱”;不敢停下来,宁愿酗酒买醉暂忘压力,也不敢向妈妈撒娇诉苦。


拼多多事件后,DT财经也发布了一个数据: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皮肤问题、抑郁、肠胃问题、睡眠问题、脱发是年轻人最大的困扰。



透支身体换钱,似乎已成常态。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一个企业说“加班是一种福报”,我们会当作笑话;但当所有企业都这样说,我们就会当作信仰。


这种现象,叫做内卷。年轻人过劳猝死背后,是内卷带来的严重焦虑。


焦虑内卷化,是指焦虑情绪已经饱和,但无法转化平息,或者升华为另一种更高级情感,只能积压成堆,导致人进入“恐惧-肾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惧”的循环。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别人都不加班,我也不加班;别人都加班,就我不加班,我会害怕丢饭碗。


焦虑内卷化的最主要成因,是白热化竞争带来的社会压力。


电影《爆裂鼓手》中,“魔鬼教师”弗莱彻动不动就辱骂学生,贬损他们的人格,践踏他们的努力,把学生们追梦变成一场折磨。


因为恐惧弗莱彻,他们放弃了音乐梦想。只有安德鲁坚持日夜练鼓,即使两手血肉模糊也不停。最终,他成了一名优秀的鼓手。


安德鲁成功了,可他不快乐,弗莱彻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把他从一个文静男孩,变得暴躁易怒。


鼓手行业竞争激烈,弗莱彻渴望能教出一个理想的学生,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一切代价逼迫安德鲁。


安德鲁的理想被竞争毁了,热爱被压榨干了,最后留下来的,只有病态的扭曲理念:恐惧和焦虑。


“不成功,我活着就毫无意义;不努力,我付出就一无是处。”


这一幕,像极了在职场苦熬的人:


明明7点就下班,但所有同事都9点下班,你敢不敢走?


明明周末是休息日,但所有同事都在加班,你敢不敢休?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被内卷,也是因为恐惧和焦虑,对应了我们追求群体认同的需求。


《黑镜》中,渴望“一夜暴富”的女主角,活在一个评分制社会,分数高者拥有世界,分数低者生如蝼蚁。打分者不是某个人,而是身边所有人。


为了得到五星好评,女主角奉承讨厌的闺蜜,结果弄巧成拙,惹怒了闺蜜,被所有人打了1分。


女主角被送进监狱。在这里,分数失去了价值,所有人平起平坐,内心逐渐平静的女主角,这才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做自己。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成为名人,得到财富……而是为了好好活着。


03

我们需要钱,更需要被爱


24小时待命才能发挥个体最大价值?


并不。


996、007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心理学家做了一场实验:在一家工厂中,用控制灯光来调查工人的积极性。


结果发现,实验组照明度增大,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实验组照明度减弱,两组依然增产;即使灯光已经暗到微弱,产量依然没有明显下降。


接着,再用福利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结果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持续上升,也就是说,福利多少和产量没有明显关系。


那么,使工人积极性提高,产量上升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个因素是:被重视的自豪感,和成员间的良好关系。


这就是有名的“霍桑实验”,它得出一个结论:


员工不只是受金钱刺激的“工具”,个人心态好坏,对积极性起重要作用。


忽视员工的身心健康,过劳工作,反而会创造更少的价值。


我们努力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谋生,也是为了满足幸福感,得到归宿感。


04

如何从内卷中脱离?


日剧《我,到点下班》,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工作状态:


渴望成功的人,留在公司996;只想回家的人,到点下班。


女主角结衣,身为互联网公司项目总监,却奉行“准时下班,绝不加班”原则。因为加班的话,就喝不到居酒屋晚间优惠的啤酒了嘛。



另一位项目总监三谷,则是彻底的“工作狂”,她要求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奉行“996是福报”,还教导新人:即使工作量是别人的三四倍,也要无怨无悔的加班。


直到三谷过劳病倒,结衣前去探望,三谷才知道,原来结衣也曾被“996”折磨,日夜奔波在加班路上,结果意外摔倒,差点丢了命。


从此以后,结衣便不再加班,认清生活的真谛:不是为了好好工作而活着,而是为了好好活着,才工作。


反内卷,学会拒绝,是成年人步入职场后,必学的一课。


a. 当脑内出现“必须这样做”的声音,反思是否真的必要。


心理医生范德考克指出:“人们内心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却无法反抗。


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未完成的动作”,固化在人的身体感受里,比如腹痛,哮喘,暴食,心梗……”


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在劳累的时候逞强工作,是增加创伤。


每当脑子里出现“逼自己一把”的声音,别忙着热血沸腾,先思考一下:


我是真的想做这件事,还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做?


比起妥协和逞强,我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b. 别让焦虑成为掌舵人,理性看待现实得失。


公司的鸡汤和福报,提高了你的焦虑值,它让你迷信成功和暴富,为那些实现不了的愿望,掏空健康。


直到你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实现不了。才恍然发现,自己中了企业的套路,可这时,身体早已亮出警报。


理智地想一想:


那些空喊的口号,诱人的涨薪承诺,他人的羡慕……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05

写在最后


短短一生中,工作占了我们一半时间,难免会被内卷化,成为企业运转的一颗小螺丝。


但小螺丝也有喜怒哀乐,公司只能照顾钱包,只有自己,才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我尊敬热爱加班的人,他们有着强大的自我实现愿望,并且理智勇敢,能够为明确的目标付出行动;


我也尊敬不愿加班的人,他们有着强大的自我节律,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无论是哪一种人,都该有一个共识:


我们愿意奋斗,因为这个过程,能让我们获得价值感。


但这,不该成为他人剥削我们的理由。


世界和我爱着你。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