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3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焦虑高考焦虑

“母性”、“母亲原型”之于生命的养育与成长

今日,特别想谈谈母性,一是源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深入连接与感受母亲原型,二是昨天是我的生日,“母亲”与“女儿”的双重身份令我更多的联想到“母性”,决定将之表达出来。


 新生命的诞生之日对于“母性”来说,至少有一个显著的生理意义——成为母亲,女性内在的激素分泌会天然产生母性本能,不过此生物性本能仅维持于有限的一段时期内。


这意味着对很多女性而言,“母性”并非一直具备或与生俱来,的确是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连接与学习才能获得。


这同时也是多数新手母亲内在焦虑的来源,来自主流文化与外界的评判,似乎成为母亲就必然开启了“母性”的功能,如果达不到类似的标准,则可能被评判为不够好或是差劲的母亲,连带女性本身的价值一起被否定。


另外对于新生命来说,亦是通过与母体的分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这个世界,通过“母性”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母性”对于养育本身当然很重要,可以说“母性”是个体内在“母亲原型”发展良好时的自然呈现,但是否所有的女性或母亲内在都会自然连接与发展出“母亲原型”?又或者是否只能将“母性”加诸于女性或母亲身上呢?


(绿度母像出自画师:@日月月照大江)


这里,需要先澄清下母性母亲原型的概念:


母性“母亲”身上体现出的对子女的本能的爱和照护(这里的“母亲”并不仅限于女性或者亲生母亲,也可以是承担主要抚养功能的人物);


母性相对应地另一个概念父性,则是特指一种有界限、规则感以及力量感的角色特质(这类角色一般为父亲或者具备父性特质的人物)。


在心理学的视角中,人们谈论“母性”或“父性”时,更多是在说具备母性特质或父性特质的养育环境(此环境可以是单个或一些人物提供,也可以是外在环境的阶段性呈现)。


通常个体的成长会经历一个从“母性”到“父性”,最后到“自性”的发展过程,即荣格学派所提出的核心理论“自性化“的历程。


“母亲原型”的概念也来源于荣格学派的理论,是一种唤起人类集体无意识深处关于“母亲”意象的连接与感受。


不知道当提到“母亲”这个词时,你的内心深处涌起的感触是什么呢?


“母亲”——伟大、无私、奉献、温柔?


“母亲”——操劳、隐忍、憋屈、抑郁?


“母亲”——强势、坚强、偏执、自私?


……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种基本的“母亲”意象,代表着我们与“母亲原型”能量的连接关系。不过荣格学派认为所有的原型同时具有两面性,也就是“母亲原型”还可能存在正性面与负性面,其中负性面称之为“阴影面”


当我们与正性的“母亲原型”连接时,所展现的即是“母性”特质,那是一种温暖、接纳、滋养与呵护的涵容功能。此时的母爱是全然给予却不求回报的、是理解性的支持却不评判的。


其对立的阴影面则是自我牺牲、委屈、抱怨的被动角色,又或者是情感疏离、强势、剥夺、挑剔与评判的掌控角色。此时的母爱常常令接受者感受到有条件、被索取、被忽略抑或是彼此需求冲突所引发愧疚感下的吞噬与胁迫。


一旦“母亲原型”陷入阴影面,母爱对于双方而言或许都是沉重的。在这种能量中的母爱已背离了“母性”的特质,精神分析将其视为“制度化的母性”,它不再出于本能,而是一种被制度或文化束缚下的产物,一种被扭曲的“母亲原型”。


“母性”在这样的语境下成为一种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成为相夫教子的功能性存在。“母性”角色隶属于某一个家庭或另一个个体,却唯独不是女性本身。


成为母亲要么意味着牺牲了自我的独立身份,隐忍、委屈,看似尽全力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同时也无意中将自我未实现的愿望投注到孩子身上;要么“远离”孩子,将母亲的功能交予他人,以回避内在巨大的阴影面带来的冲击。


不论哪一种,以上都是“母亲原型”的阴影面未被接纳与整合时,以破坏性的方式禁锢住了“母性”。



在荣格学派的理论中,女性(或者拥有母性功能的群体)内在均存有“母亲原型”的正性面与阴影面。

如果过于强化正性面,“母性”被作为一种单一的价值评判付诸于女性身上,寻求一种唯一的近乎完美的“母性”存在,被压抑至阴影的部分就会以同等能量的方式唤起,以寻求被扭曲的心灵动力的整合。


因此,当主流价值观不断呼唤完美、无条件付出的母爱时,未被允许的阴影面必定暗流涌动,进而成为当下时代的特征,焦虑、委屈却无奈的母亲、被掌控的不断向外逃的父亲以及陷入冲突与迷失的孩子。


很多人困惑为何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那么差,抑郁、自残、焦虑等问题频发,特别是出现症状的家庭父母,他们不解当年的自己都依然能坚强、乐观的成长,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这么多,怎么更脆弱了呢?

也许这个问题的源头之一,也存在“母性”这里。新生命的成长,在很长一个阶段,起码成年之前,均需要接受“母性”的滋养与赋能,如同植物需要阳光、雨露才能具备生长的条件。


当我们的物质不再匮乏,孩子接受的教育与资讯也更加多元化以后,必然会寻求更多精神层面的完整,实现内在心灵实相的“母性”,可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却与社会形态的转型不相均衡。


如今的家庭结构,小家庭的养育模式,与“母性”相关的社会资源相对过往的年代越来越少,更多的教养责任被积压在母亲身上,如果母亲自身是匮乏与禁锢时,被唤起的更多是“母亲原型”的阴影面,此时,原本要提供滋养功能的“母性”缺失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前文提过,“母性”并不仅限于母亲一个人,如果个体成长依然可以连接到其他层面的“母性”——例如以往年代邻居大院式的集体生活,同伴与群体间的陪伴与支持;与土地、绿树等大自然的连接、夏夜天空中浩渺的星辰与宇宙,来自生态环境或感受更大存在的体验……


这类同样可以象征滋养与连接的“母性”功能,对于个体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心理养分,这是过往的年代曾经相对富足的外在“母性”支持。


很可惜,当代的社会资源在这方面却是匮乏的。


不过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致力于将生态、社会与心理跨领域的连接与探究。一项丹麦的大规模实证研究发现,在绿色空间附近长大的孩子成年后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可降低15%至 55%,由此得出绿色的童年生活有助于提升成年后的幸福感等相关性结论


在我的个案中,常常也会听到一些原本感受自己的存在毫无价值的来访者,当连接其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渴望时,TA们会不约而同的描述曾经在成长经历中体验过与大自然连接时的美好回忆,内在被那些画面唤时触发生命力的希望与力量感。


如果“母性”不被工具化,养育没有赋予过于沉重的责任或意义,女性可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看到与允许心灵的阴影,连接与接受“母亲原型”被压抑的部分。


那么,每一位女性都可以将两股能量调和成完整的一体,不再陷入自身的匮乏与禁锢之中,实现真正丰盛、富足与圆满的“母性”,此时的“母亲原型”释放的能量即是慈悲、慷慨、涵容,本自具足的给予并滋养所有生命的成长。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