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5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焦虑高考焦虑

战胜焦虑,让孩子迈开脚步

“焦虑”这个词对于中国的中年人来说非常熟悉,好不容易开始逐渐有积蓄的80后,在奔四的路上被“焦虑”撞到了腰。


没房的为房子焦虑,有房的为房贷焦虑,没车的为指标焦虑,有孩子的为教育焦虑,加上L型经济大环境下的工作焦虑、薪水焦虑……焦虑仿佛成了中年人的一个标签,伴随着我们老去。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的是孩子们的焦虑。



当孩子们出现了与现实不相称的过度痛苦、易激怒、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预期性担心未来、睡眠紊乱、完美主义、过度责任感、过度逃避、儿童自身活动受影响、家庭功能受影响、需要更多安慰……等等这些表现,说明孩子们可能已经在被焦虑所困扰了。


出现这些症状后,如果我们仍然没有接收到信号,孩子甚至会进一步发展为过度的无法控制的广泛性焦虑、特殊恐惧症、社交焦虑、分离焦虑、恐慌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毋庸多说,这些症状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处理不当的话甚至会伴随终生。


美国“儿童强迫症和焦虑问题研究中心” 的创始人塔玛·琼斯基博士,通过一本书来让我们这些焦虑的父母学习安抚焦虑的孩子。


这本书就是《让孩子远离焦虑》。



焦虑公式


焦虑这种情绪是进化留在我们身体里的一种独特“算法”,它会让我们未雨而筹谋,因为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因而提前准备,来减少坏事发生的几率和破坏程度。


不存在“焦虑”这种情绪的人在进化的过程中渐渐被淘汰,所以我们天生就会带着“焦虑”这种算法来到这个世界。

恰当的焦虑曾经让我们为冬季储存食物,也会让我们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


然而,当我们对恐惧过分高估,同时对自己的应对能力过分低估时,焦虑就从一种驱使我们行动的力量,变成了一种控制我们的枷锁。


尤其是孩子们的各项能力都处于人生的开始期,更容易因为对困难的夸大而落入焦虑的漩涡。


焦虑公式:对恐惧的高估+对自我应对能力的低估=焦虑反应


孩子焦虑常见的3个来源


家庭教养的方式对于孩子的焦虑程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孩子对事物的恐惧,有时就是来源于父母的,尤其是有些父母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不惜使用各种让孩子恐惧的方法。


最经典的恐惧莫过于“不……就找警察抓你”、“不……就让医生打针”,其它各种各样的恐惧都在通过父母,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因为恐惧而作出一些父母期望中的行为。


加之当下的养育者,对孩子的关注过度,奶奶姥姥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而去追着喂饭,爷爷姥爷总是担心孩子受伤而去禁止各种活动,就连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也在尽可能的在各个方面帮助孩子完成他自己应该完成的事,剥夺了孩子应该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习技能的机会。


虽然大家都认为孩子的智力水平整体在提高,但很多孩子的生活能力却过度的落后了。


这些本已落后的生活能力在遇到高估的恐惧时,难以应对,就更容易带来焦虑的反应。


同时,在家庭、幼儿园、学校、公共游乐场所等孩子常去的地方,还存在着经历应激事件的风险。


妈妈切菜时不小心划破手出血,学校老师不经意的言语,公共场所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都可能会成为对孩子影响极大的应激事件,让孩子对这些事件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当孩子表现出了开头所提到的那些症状,那么很遗憾,焦虑可能正在逐渐控制你的孩子。



我们要如何应对孩子的焦虑?


在书中,作者建议我们在应对焦虑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谨慎地选择药物。由于使用药物本身会对身体的化学环境带来新的影响,同时让用药者感觉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所以作者在书中不是很推荐。


而认知行为疗法能够通过改变认知,对恐惧进行合理评估,并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不断提高相关能力与适应性,是帮助孩子战胜焦虑的好武器。


我们来看看怎样用好这个武器,来让孩子远离焦虑,重新获得健康的心理。


(1)应对焦虑孩子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对孩子的接纳与认同。


遇到焦虑的孩子时,家长通常最迫切的想法,就是让孩子停止这些想法或行为,这个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否定的句式,“没什么”、“不要紧”、“别担心”,这样的词语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这些焦虑的感觉本身难以一下子被压下来,就算当下好用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被解决,而触发焦虑的场景依然会再现,不管我们往上堆多少土,迟早会爆发。


所以通过告诉孩子远离恐惧,停止恐惧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去解决真正的问题,反而是在加重问题,直至无法控制。


对焦虑的孩子,首要的是接纳和认同他们的感受,跟他们在一起,努力看到他们害怕的事物,去感受他们恐惧的想法。


能够感觉到爸爸妈妈理解我,感觉到有人正在,孩子才会更愿意跟随我们去重新认知他的焦虑,认知事实。


(2)识别焦虑


孩子在被接纳的状态下,更容易跟随我们的脚步,去识别出那些焦虑的想法。


看到这些想法以后,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识别,给这些想法贴标签。


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给这个焦虑起名字,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他的焦虑画成搞笑的小人,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讽刺这个小人……


我们需要仔细地聆听儿童的恐惧与焦虑,发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错误想法,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直面他的焦虑,开始跟焦虑站在平等的位置。


(3)重新认知


焦虑对于我们的影响,是通过认知实现的,而并非通过事实。


识别焦虑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孩子重建认知,让他能够正确对事实归因,替代掉曾经焦虑的认知。


作者提供了下面的这些重建认知的建议:


1. 法能支配我们的感觉,指导我们如何去做——你害怕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因为事情真是这样的;


2. 对抗“全或无”的想法——将风险看作是一种可能性,有些风险是可以应对的;


3. 风险的评估用事实,而非凭感觉——用事实来思考问题;


4. 结果与可能性别混淆——不想“多可怕”,多想“怎么可能”;


5. 想法与可能性别混淆——想法 ≠ 事实;


6. 焦虑的想法着眼未来——回到当下才是硬道理,当下可以解决问题,而未来我们都不确定。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健康的认知,打破焦虑公式的第一部分“对恐惧的高估”。



通过上面的这些武器,我们只是打破了公式中“对恐惧的高估”,父母还需要帮助孩子打破公式的第二个部分“对自我应对能力的低估”,来彻底粉碎这些不健康的焦虑。


(4)关掉身体警报


焦虑来袭的时候,常常会让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感觉,比如心跳加速、头晕、出汗、胃痛、发抖,我们可以教孩子在身体拉响这些警报的时候,通过呼吸(腹式呼吸)与放松练习,来调整身体的状态,从焦虑手中夺回控制权。


(5)循序渐进的暴露练习


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不会自行解决,逃跑同样无法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暴露练习。(在接纳和认同的前提下)与孩子共同探讨并不断适应触发焦虑的情景和环境,来提高孩子应对的能力。


就像身体的肌肉一样,我们的能力也可以在循序渐进的锻炼中得到提升,强度过小的练习难以提高,强度过大的练习可能会受伤,作者建议父母看孩子的情况,可以共同商量暴露的程度,不断提高,完成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低程度的暴露练习常常可以在家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不断熟悉他可能会遇到的情景,锻炼技能;


之后可以在跟孩子约定好的情况下陪伴孩子完成中等程度的暴露练习,比如害怕社交的孩子可以带着他共同完成某个沟通练习;


在孩子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之后,逐渐放手,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正确评估。



接纳与认同→识别焦虑→重建认知→关掉身体警报→循序渐进的暴露练习。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孩子合理认知,提高孩子应对的能力,打破焦虑循环。


愿我们的孩子,带着健康的心理成长;愿我们自己,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