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9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书会读书会

我们的婚姻不必走向破碎,如何维持婚姻活力?

2021年5月4日,比尔·盖茨夫妇宣布离婚,两人在各自的推特账户上发布声明说:“在对我们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行动之后,我们已经决定结束我们的婚姻。我们不再相信可以在生活的下一阶段作为一对夫妇共同成长……当我们开始探索这种新生活时,我们希望外界给我们的家庭空间和隐私。”

 

两人的爱情一直在被大众见证:好友巴菲特高度认可梅琳达,并且说比尔需要梅琳达;比尔·盖茨和纪录片导演打牌打赢了,导演夸赞比尔在人生和牌上的幸运,比尔·盖茨立刻回道他在“爱”上也很幸运;比尔和梅琳达在结婚25周年采访中提到,维持婚姻关系靠耐心;去年情人节,比尔·盖茨晒出与梅琳达一起逛水果市场的照片,并且配文:"我无法再找到这一生更好的伴侣了。"



结婚27年,拥有相同的知识底蕴、相同的理想、相似的生活情趣,两人是夫妻更是战友,曾经成就了彼此,将来还将互相维系事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对看似完美的夫妇离婚呢?让我们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看吧!



-01-

社会交换理论


从婚姻家庭中的社会交换理论(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Thibaut & Kelly, 1959)来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努力使关系中的回报最大化,使成本最小化。一段成功的婚姻关系,配偶双方都致力于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一段不成功的关系,配偶双方忙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以至于都没有考虑如何给对方快乐。


毫无疑问,比尔和梅琳达的婚姻关系,是一段成功的婚姻关系。婚后2年,梅琳达退出微软,一心养育孩子、发展慈善事业。她避免了在外朝九晚五工作,生活中的金钱和社会地位都因比尔而得到保障,因此,后续她能够投身于自己喜爱的慈善事业。而比尔能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梅琳达在他身后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让他可以一颗心放在事业上。可以说,梅琳达成就了比尔,比尔也成就了梅琳达。


社会理论交换图



-02-

行为交换理论


离婚并不能说明这段关系是失败的,只能说他们选择结束了这段关系。如此成功优秀的“社会”婚姻竟然也会结束?这其中的原因可以用行为交换理论来解释。


行为交换理论(behavior exchange theory, Thibaut & Kelly, 1959)认为,良好的关系是付出和回报的一种平衡。与社会交换理论不同的是,行为交换理论基于的是行为而非社会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更关注夫妻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收益,而行为交换理论更关注夫妻之间的相处。有研究表明,夫妻间的行为,比如爱情、沟通和照顾孩子是婚姻满意度中最重要的因素(Lavner, Karney, & Bradbury, 2016; Culp, Culp, Noland, & Anderson, 2006; Estrada, 2009),而婚姻中出现的不愉快行为(如吵架、冷战、家暴等)对婚姻满意度的降低程度远远大于愉快行为(如夸奖、拥抱、亲吻等)对婚姻满意度的提升程度(Weiss, 1978; Wills, Weiss, & Patterson, 1974)。Gottman(1989)研究表明,一件不好的事情或一个不好的行为需要五件事情或五个好的行为才能弥补。因此,良好婚姻关系的维持,需要尽可能多的愉快行为的交换和尽可能少的不愉快行为的交换。


正常的婚姻,不可能只有愉快行为而没有不愉快行为。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的关系也是如此。梅琳达在自传《The Moment of Lift》中写道比尔沉迷于读书而对她的忙碌熟视无睹;在采访中谈到,双方无法平衡家庭和生活,并且会因为给基金会写公开信而吵架。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丈夫沉迷于打游戏而不理妻子的求助,第一次妻子让丈夫做家务的时候,丈夫因沉迷游戏忽视此事,等他回过神才发现妻子已经干完了活,并且没有再打扰丈夫。下一次妻子要求丈夫帮忙打扫卫生的而丈夫不愿意的时候,他想起上次的经历——打游戏能够避免干活,于是又继续打游戏,逃避了干活。长此以往,丈夫发现打游戏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不用干活,还能避免妻子唠叨。


熟悉心理学的朋友应该知道,他们之间被相互强化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消极,渐渐地,互动变成了对他们之间的爱的消耗。


相反,在行为互动理论中成功互动的夫妻,能够通过努力改变他们的活动,避免不正当的强化,发展共同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并及时沟通以避免不愉快行为对婚姻的侵蚀。


-03-

如何更好地保持婚姻的活力?


1 及时有效解决


健康良好的家庭并非不存在冲突,而是他们能够在冲突出现时,及时有效解决(Gottman & Krokoff, 1989)。首先,解决冲突的时间非常重要,需要在冲突发生后尽快解决问题。如果拖一两天,解决问题的效果就已经减弱了,更不用说十天半个月了。通常在健康的家庭中,双方只聚焦于当下的问题,在问题出现后及时沟通,就事论事。其次,清楚地描述事情的发生,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对方有所改变,而不是一味抱怨和批评。这是一种基于未来的对话,而非基于过去的对话。


比如做家务的问题,“我看到你在我做家务的时候看书,我一个人做家务很累,我希望你能够帮我分担一些”的表达方式比“你只知道在我做家务的时候看书,一点都不关心我”更温和、更容易表达出当下自己的感受,更有可能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在对话中,应该表达出当下的想法和感受,心平气和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抱怨。以肯定句的句式开头更加有效:“我欣赏你……的方式,另外我希望……”


一段良好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持,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比把矛盾堆积起来一起解决有效很多~


2 增加期望行为 

    

行为交换理论不仅能够解释问题为何存在,也能够解决问题。夫妻双方各自列出希望对方做的三件事情并制定夫妻双方的“关爱日”,这样方便双方进行明确的交换行为。所谓“关爱日”,是夫妻在“关爱日”当天,一方要尽可能多地关心照顾另一方(Stuart, 1980)。“关爱日”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促进彼此的愉快行为,减少不期望的不愉快行为,从而提高婚姻满意度。


再以上面的夫妻为例,假设妻子列出的最希望丈夫做的是“帮忙做家务”,丈夫列出的最希望妻子做的是“多夸一些自己”,两人在关爱日中,丈夫主动帮忙做家务,这时候妻子看到后很开心,夸奖丈夫主动干活;或者妻子先夸了丈夫,丈夫发现自己的期望达到了,就会主动去干活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愉快行为。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也会更高。


这种方法需要保证双方都能以对方可以接受的坦诚态度进行交流,如果双方顾及过多,或者说在一种防御状态下进行交流,那么效果将大打折扣。


3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理念来自于马歇尔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是一本能带给人们爱、和谐与幸福的书。非暴力沟通认为,人性本善,暴力的沟通方式是后天习得的,这依赖于一系列的原则和方式,通过言语的交流来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具体的表达方式依赖于特定情境、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精髓在与对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的觉察和运用。


如果妻子说:“你就知道看书,一点都不关心我,我都干了这么久的家务活了,你都不知道帮我一下。都怪你,你一点也不体谅我。”作为丈夫,你会怎么回应呢?


有避免吵架的敷衍型:“好好好,我干好了吧。”也有指责型:“我在外边也很累的好不好,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一会,你也不知道体谅我?”


如果使用非暴力沟通,应该怎么交流呢?


丈夫:“我知道,你一直干家务很辛苦,你为这个家确实付出了很多(观察),我感到非常幸运能有你这样的妻子(感受),但我在工作上确实非常累,很希望在家中有休息的时间可以看看书(需要),所以你能让我看会书吗(请求)?如果你觉得做家务很累的话,我也非常愿意做,等我没有这么累的时候帮助你好吗?”


在这种表达方式中,丈夫表明自己知道妻子为这个家的付出,肯定了妻子的行为,这样在拒绝妻子的时候,妻子的消极情绪可以得到恰当缓解,不容易引发矛盾。给妻子提出未来的承诺,也能够起到安抚的作用。


总之,解决伴侣之间行为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并且大部分都很简单。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情侣最终分手、婚姻走向破裂的情况呢?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吧。


希望屏幕前的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及时解决矛盾,结合行为交换理论增强你与爱人的愉快行为,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


-END-


参考文献:
Culp, A. M., Culp, R. E., Noland D., & Anderson J. W.. (2006). Stress,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child care provision by mothers of adolescent mothers: Considerations to make when providing servic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8(6), 673-681.
Estrada, R., & University of Denver.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9). An Examination of Lov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Long -term Marriag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70-12B.
Gottman, J. M., & Krokoff, L. J. (1989).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1), 47-52.
Lavner, J. A., Karney, B. R., & Bradbury, T. N. (2016). Does Couples' Communication Predict Marital Satisfaction, or Does Marital Satisfaction Predict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8(3), 680-694.
Stuart, R. B. (1980). Helping couples change: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marital therapy. Guilford Press.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Weiss, R. L. (1978).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marriage from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Wills, Thomas A, Weiss, Robert L, & Patterson, Gerald R. (1974).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6), 802-811.
尼克尔斯, 戴维斯, & 方晓义婚姻家庭治疗课题组. (2018). 家庭治疗 概念和方法 concepts and method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森堡, & 崔天. (2020). 非暴力沟通 两性篇 A practical guide to extraordinary relationships (马歇尔之非暴力沟通系列作品集). 北京: 华夏出版社.



转载自壹心理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