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0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治疗音乐治疗

声音影响饮食行为:实证进展与理论构思(三)

2.3.3音乐影响饮食行为的理论解释

音乐影响饮食行为的深层机理似乎依赖于两者间存在的特定映射关系。由于“进食/饮”与“基本味觉”是饮食行为中的不同内容,“映射理论 ”则针对两者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就“音乐与饮食消耗”而言,映射理论认为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影响人们的 “生理唤醒 (压力)”或“注意分配 ”,从而影响饮食消耗量,比如快节奏音乐提高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使个体饮食行为表现出 “内在模仿的趋同步化行为 ”,即加快进饮; 而慢节奏的音乐则让人们心情舒缓、忘记时间,从而在餐厅停留的时间更长,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饮食消耗量(Stroebele & de Castro,2004)。

关于“音乐与基本味觉间感官映射 ”,其理论解释有: 1)语义匹配假说 (a semantic matching account),即听觉和味觉刺激是基于后天习得的语义关联而进行匹配的,在两者间存在着大量的双向意义激活 (Walker,2012);典型的例子即是:声音很 “甜美 ”,味道很 “甘甜 ”。2)享乐评估 (hedonic value),即个体会以情绪唤醒、生理感受为中介对 “听觉和味道 ”进行匹配,听上去愉悦的声音与尝起来美味的饮食一一对应,反之亦然。音乐与味觉基本属性间的映射关系涉及音乐的不同结构 (单个音符、和弦、节奏型、音乐小片段等 )、不同类型、不同表现方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感官生理映射存在一定的跨文化普遍性,尽管在内音乐文化中的联结程度要比外音乐文化要高 (Kn.ferle,Woods,K.ppler,& Spence,2015)。然而遗憾的是,近期研究表明,关于“音乐与基本味觉间感官映射”内在机制的两种解释虽然各有千秋,但两者皆不能收官一统,实证结果往往与各自假设相矛盾 (Crisinel & Spence,2012b; Kn.ferle et al.,2015)。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味觉的属性较为单一 (酸甜苦咸鲜 ),而声音的感官属性较为复杂多变 (声强、声响、音色、声长、尖锐度、饱和度等 ) (Kontukoski et al.,2015)。当前研究存在的瓶颈是:当改变声音的某一属性时,其他属性就会不可避免地被更改 (改变音频,响度也会随之而变 ),这样就会对 “音乐与味觉间映射关系”的深入探索带来不便 ; 因此,如何对此现状进行改善是日后研究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

3 声音影响饮食行为的神经科学证据

3.1声音诱发与饮食相关的概念与意义

从行为层面看,声音的符号意义是跨通道通讯的基础 (Kn.ferle et al.,2015)。脑电研究表明:声音可以自动诱发丰富的概念与意义,这些声音包括完整的音乐片段 (Koelsch,Kasper,Sammler,Schulze,Gunter,& Friederici,2004)、单个音符与和弦(Steinbeis & Koelsch,2011)、甚至是环境中的自然音 (Cummings et al.,2006)等。声音启动的概念与意义可以是语义的 (Koelsch et al.,2004),也可以是情绪性的 (Steinbeis & Koelsch,2011)。声音启动“意义与概念 ”的脑电指标是 N400成份。该成份首先在语言领域中被发现,是检测目标刺激与先前语段语义关系一致性的指标,出现在目标刺激呈现 250 ms后,在 400 ms左右达到最大峰值,其神经生成源定位于颞中回后侧 (the middle temporal gyrus,MTG,Brodmann’s area 21/37),与颞上沟非常接近(the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STS) (Koelsch et al.,2004),这一区域正是语义、概念和意义的重要表征区域。由于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在探讨“声音传递意义 ”主要集中在音乐,加之前一部分我们也提及到 “音乐与基本味觉之间的映射理论”中的“语义匹配假说 ”,接下来我们重点谈一谈“音乐意义传递 ”的神经探测,这为声音影响饮食行为的内部机制探讨提供了可能。

行为研究表明:仅仅是风味感知的 “语言表征” (如词语“酸”、“甜”、“苦”、“咸”等)都与音乐中的诸如音高 (pitch)、锐度 (sharpness)、粗糙度 (roughness)、调和度 (consonance)等在内的相关参数紧密相连 (Kn.ferle et al.,2015; Mesz,Sigman,& Trevisan,2012); 由此,我们推测:音乐 (单个音符、和弦、节拍与节奏、旋律等 )是否启动了与饮食行为相关的概念与意义,从而影响了我们的饮食决策与行为?虽然当前这方面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不多,但 Koelsch等人(2004)的经典研究范式值得我们借鉴。

Koelsch等人(2004)首次使用语义启动范式在神经层面考察音乐意义传递,实验中以声音形式呈现启动刺激 (句子和音乐片段 ),目标刺激是单词。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是语义相关的 (或无关的)。在语言条件下,相比于听到句子 “镣铐使人不能动弹”后看单词 “宽阔”,被试在听到“目光凝视着远方 ”后看到单词 “宽阔”的语义关联性更强。目标单词既有具体表征 (如,针、河流等 )又有抽象表征(如,宽阔的、有限的等 )。与已往研究一致,比起与先前句子语义相关的目标词,与启动句子语义无关的目标单词诱发更大波幅的 N400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与音乐片段语义相关的目标词,与音乐启动刺激语义无关的目标词也表现出同样的 N400效应。且 N400效应就时间进程、强度和神经生成源等方面在语言和音乐条件间没有统计显著性差异。使用同样的范式及其变式,研究者们从神经层面进一步证实:音乐所启动的外在意义包含形象性意义 (iconic meaning)、指代性意义 (indexical meaning)和象征性意义 (symbolic meaning)。值得注意的是:非音乐声音 (自然音、噪音等)所启动的意义与音乐所启动的外在意义存在部分重叠(Koelsch,2012)。

由此看来,如果将同样的研究范式应用于 “音乐与饮食间映射关系 ”的神经考察中,我们将有更多的选择。就启动刺激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几近所有的内、外声音线索 (噪音、饮食的关联音、单个音符、音乐片段等等 ); 而目标刺激,我们除了可以选择 “酸、甜、苦、咸、鲜 ”这几个基本味觉属性语词外,还可以选择与食物有关的图片、比如“美食的图片 ”或“腐烂食物的图片 ”等(以图片为载体所表征的与饮食行为有关的各种概念 ),以此来验证“音乐与饮食间映射理论”中的“语义匹配假说”能否在神经层面成立?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