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8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绘画分析绘画分析

精神分析的科学立场

精神分析的科学立场
作者:Mark Solms
翻译:妃子笑
2018年2月

本文总结了精神分析的一些核心科学主张,驳斥了所谓的精神分析并非“循证”的偏见,作者主要阐述了如下的问题:A情感心智在健康和疾病领域是如何工作的?B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呢?C精神分析有多么有效?

一、关于情感心智是如何工作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来论述:

1.1 人类婴儿并不是一块白板。

就像其他物种一样,我们生来是携带一些内在需求的。这些需求由情感来感知的,也是靠情感来表达的,(依靠头脑工作来满足需求,弗洛伊德叫做本我的部分)。这些基本的情感激发了本能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就是内在行动方案,我们依靠这些内在行为方案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比如说哭泣、寻找、僵直、逃跑、攻击)。现在关于人类大脑到底有多少内在需要并没有达成广泛的一致,但是主流的分类方法还是有的,(比如 Panksepp,1999),具体如下 1:

第一、我们需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因为我们所有的那些生物性渴望(包括躯体的需要)都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满足。这种就叫做觅食、寻求或者想要的那种本能。这种需求在情感上就是感兴趣、好奇和喜欢。(这方面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概念有所重合,但并不是完全一样)。

第二、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性伴侣。这种本能的情感就是性欲。这种本能是二元性别的(在统计意义上的二元性别),但是任何性别中都存在男性或者女性的潜在可能。

第三、我们需要逃离危险的环境,这种情感叫做害怕。

第四、我们需要摧毁那些让我们挫败的东西(就是阻止我们满足我们需要的事物)。这种情感叫做愤怒。

第五、我们需要依附依恋于我们的照料者(就是那些照顾我们的人)。和依恋对象分离的话,我们就不仅会害怕还有更深的恐慌,如果丧失了依恋对象我们就会绝望。(整个依恋理论跟我们依附需求的变迁是有关系的)

第六、我们需要照顾和养育其他个体,特别是养育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所谓的“母性本能”,这种本能在两种性别中都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

第七、我们需要玩耍。玩耍这个需求可不像看上去那样无聊。玩耍可以作为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社会阶层形成了,(也就是团体中的位序形成了),而且团体内部和外部的这些界限得以维持。

关于上脑干和边缘系统的解剖学和主要情感化学物质的这些科学研究都已经很好的被解释了。(详见panksepp,1998年的研究)

1.2 精神心智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不仅仅为自身需要的原因去学习,我们这么做就可以建立起来最优化的行为方案来满足我们在给定环境中的需要(这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自我”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内在的行为模式一定要和实际经验相协调。进化能够预期我们应该如何行为,比如在危险的环境中如何行为,但是进化不能预料所有可能的危险(比如说电插座的危险),每一个个体必须学会害怕哪些东西。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童年早期的关键时期,在早期关键期我们还没有配备足够的能力来处理一个事实,就是有些内在的行动方案是和其他方案相矛盾冲突的,(比如说依恋和愤怒,好奇和害怕)。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妥协,我们必须找到能够满足需要的那种间接的方式,这就经常涉及到替代形成(比如说踢猫理论)。人类也拥有一个巨大的能力(皮质丘脑的能力)用想象的和象征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能力对于认识到成功的行为模式需要成功的情感调节至关重要,反之亦然。这是因为我们的需要都是以情感的方式来被感知的;因此成功避免被袭击的话就可以减少害怕,和依恋对象分离后重新团聚就可以减少恐慌等等。反之如果这些行为企图没能成功的话,就会导致害怕和恐惧持续下去。

1.3 我们大多数的行为方案(也就是满足我们需要的那些方式)都是无意识的执行的。

意识(“叫工作记忆”)是一个非常有限的资源,要巩固和自动化学习应对生活问题的方案是面临巨大压力的。(Bargh和Chartand两位科学家1999年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人类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只有5%是意识层面的)。内在行为模式从一开始就是自动有效的,这是在生命的早年就获得的那些模式,在皮质记忆(“陈述性记忆”)系统成熟之前就有了。多种的无意识记忆(“非陈述性记忆”)系统是存在的,比如说“程序的”和“情感的”记忆(这些记忆主要是在基底神经的水平上来编码的)。这些记忆的运作取决于不同的规则。不仅仅是成功的行为方案是自动化的。我们简单观察一下,就可以弄清楚, “认知的”无意识和“动力学的”无意识之间是不同的。有时,一个孩子需要从不好的工作任务中获取最佳利益,就要聚焦在那些能被解决的问题上面,这种不合逻辑的或者说早熟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称为“压抑”。为了让自动化模式重新修订和更新,就需要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Tronson和taylor,2007年),也就是说这些行为模式需要再一次进入意识层面,为了让那些长期记忆的痕迹变得更加松动。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达到,不仅仅因为程序记忆“很难记住也很难忘记”,一些情绪记忆只需要简单的暴露体验就可以呈现出来,看上去非常持久,而且也因为压抑的根本机制导致了阻抗,这些阻抗不利于重新整合和自动化那些难题的行动模式。重新整合对于理解精神分析的机制非常重要。

二、精神分析师使用的临床办法起因于如下几个方面:

2.1 心理病人主要是因为情感上遭受痛苦。

精神分析疗法和精神药理学疗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我们相信情感、感受意味着一些事情。特别是,情感代表着未能满足的需要。(因而,一个恐慌的病人是害怕失去某种东西,一个愤怒的病人被什么挫败了,等等)。不管病因学如何解释,这个常理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一个人本质上更加害怕了,那么也要说这种害怕是仍然是有意义的。澄清一下:情感障碍使得我们满足需要的那些企图没能成功。

2.2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病人们学习满足需要的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

从而,这就导致了更好的情绪调节。精神病理学的方法正好相反,是要压抑那些不想要的感受。我们不认为压抑感受的那些药物能够治愈情感障碍。药物是针对症状的一种治疗方式。要治愈一种情感障碍,病人潜在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这种情况是必须要言说的,因为这样才导致了他们的症状。当然有的时候在病人能够配合心理治疗之前,症状的缓解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心理治疗的形式都需要病人和治疗师合作进行。也有可能某些类型精神机能障碍永远也不能进行合作的心理治疗。

2.3 精神分析疗法和其他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所不同。

精神分析疗法的目标是致力于深入的改变自动化的行为方案,上文已经大体阐述了必须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因此,精神分析技术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出占主要地位的那些情感(意识层面已经感觉到了但是个体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是属于他自己的,等等)

2、这些情感揭示出症状的意义。那就是这些情感导致了(无效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又引起了一些感受。

3、引起疾病的这些行为模式不能被直接回忆起来,因为这些模式都是自动化的(比如说无意识层面的)。因此精神分析师们通过把重复性行为模式带入到意识层面的方法来间接的识别出这些模式。

4、重新整合的过程是通过主要是皮质下长期记忆的痕迹的重新激活来实现的,这种重新激活是在当下情景中通过皮下衍生物产生的(这就是对所谓的“移情”的解释)。只有皮层的记忆可以“呈现”。(妃子笑个人理解皮质下的记忆直接呈现不了,要通过当下情景刺激下的衍生物来激化。)

5、然而,重新整合的过程是很难实现的,主要是因为非陈述性记忆系统的工作方式,也因为压抑机制产生了对重新激活那些难解问题的阻抗,正因为如此,精神分析治疗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比如说长时间多频次的咨询次数,来促进“修通”。

精神健康中心的资助者们需要了解这种学习机制是怎么运作的。想了解精神分析疗法更加细致的机制是怎样的话,详见solms(2017)的研究成果。

三、精神分析疗法的效果至少和其他循证心理疗法一样有效,而且在有些方面更加有效。

3.1 一般来说心理治疗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形式。

对于心理治疗方法疗效的元分析研究显示:效应量在0.73到0.85之间(妃子笑个人补充效应量是指由于因素引起的差别,是衡量处理效应大小的指标。与显著性检验不同,这些指标不受样本容量影响。它表示不同处理下的总体均值之间差异的大小,可以在不同研究之间进行比较。一般用于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内的元分析中,经常见于心理,教育,行为研究等。其主要统计思路是指主要变量引起的响应差别除以相应的标准误差,这一相对量对估算处理效应很重要。效应量太小,意味着处理即使达到了显著水平,也缺乏实用价值。)在精神病学的研究中效应量达到0.8就相当大了,中度的效应量为0.5,小的效应量为0.2。为了深入透彻地总结心理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近期关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研究中,效应量也才是0.24到0.31之间(Kirsch 及其他人 2008年;Turner 及其他人2008)。这样看由心理治疗带来的变化根本不低于药物治疗,当然这种变化也可以在脑显像中可视化的呈现出来。

3.2 精神分析疗法和其他循证的心理疗法是一样有效的。

(比如说认知行为疗法CBT)。这一点现在是众所公认、毋庸置疑的。(Steinert等人2017年)而且,有证据显示精神分析疗法的效果持续的时间更持久,甚至在治疗结束后还会持续增加有效性,2010年Shedler的权威评论报告了迄今为止所有的随机对照实验的效应量在0.78到1.46之间,甚至包含了那些简化、缩短的精神分析治疗。一项特别严格的方法学意义上的元分析研究(Abbass 等人,2006年)表明,精神分析治疗对大多数症状改善的总体效应量为0.97。当对病人进行追踪评估时效应量可以增加到1.51。一项更新的元分析由Abbass等人(2014)年做出,该研究表明,总体的效应量为0.71,并且再次确认了这个结论:追踪随访效应量发现效果持续巩固并且还会继续增加。这是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效果的研究。根据Maat等人(2009年)的元分析研究,Maat这个研究不如Abbass的研究那样严格和方法论,这个研究显示长程精神分析疗法的效应量在治疗结束后为0.78,追踪随访效应量话是0.94,并且正当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平均效应量为0.87、追踪随访效应量为1.18。主要的结论如下:长程精神分析疗法的症状改善(而不是指人格变化)的效应量为1.03,而精神分析的效应量为1.38。Leuzinger Bohleber等人(2018年)不久就会发布一个精神分析治疗抑郁症的更高的效应量。追踪随访的效应量这种不断持续增长的趋势,意味着精神分析疗法的动力过程在治疗结束后还在持续发挥改变的作用。(对比其他心理治疗方法,比如说CBT的效应量是趋向减少的)

3.3 忽略心理治疗的各种形式,预期会产生最好治疗效果的疗效型技术都与上文概括的心理动力学机制有很大关系,这些技术包括如下内容(Blagys和Hilsenroth ,2000年):

第一、治疗师和病人之间非结构化的、无限制的对话

第二、识别和确认病人体验经历中的复发性的主题

第三、把病人的情感和认知与过去的经历联系在一起

第四、要注意到病人无法接受的情感

第五、指出病人避免某些情感的方式

第六、聚焦于当下的治疗关系

第七、把治疗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相关联

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是注意到这些技术可以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不管临床医生拥护哪种心理治疗流派,换句话说,同样的技术(或者至少是上述技术的子集,Hayes等人,1996年)也能够在CBT治疗中产生最优的疗效,即使治疗师以为他们在做别的事呢。

3.4 因此,我们毫不惊讶的发现,也许心理治疗师,不管他们自己声称何种治疗方向,他们都倾向于为他们自己选择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Norcross,2005年)。

本文总结的所有观点,没能公正全面的考虑到精神分析理论或者精神分析疗法涉及的所有复杂性和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本文这些观点只是我们的核心观点,这些观点是所有细节的基础,包括那些尚未达成一致的细节。根据当今的科学证据来看这些核心观点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简洁而明了。

备注1、这里主要聚焦在情感需求—比如分离痛苦、愤怒等等,而不是身体的需求—比如饥饿、口渴等,也不是感官的影响—比如疼痛、恶心等(见Panksepp,1998)我使用“行动方案”这个术语的方式和当代的计算机神经科学使用“预期”这个术语的方式是如出一辙的。

参考文献(略)文章转载自心理学空间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